纺织资讯/ 国内资讯/ 直男工厂的“柔性”改造

直男工厂的“柔性”改造

May 26, 2020 3:43:59 PM 文章来源:中恒大耀纱布商城 浏览:786

  变革者

  1967年,英国Molins公司工程师迪奥·威廉姆逊研制出一种名为Molins System-24的系统——用6台模块化结构的多工序数控机床,实现无人条件下昼夜24小时连续加工。

  这个系统的推出,标志着人类工业史上「柔性制造」系统的正式诞生。

  尽管这个划时代的系统最终由于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并未全部建成,但却为未来自动化、无人化工厂提供了演进的方向,成为日后各工业发达国家争相效仿和完善的技术。

  疫情期间,中国各大工厂快速完成产线切换,转产口罩和防护服等抗疫物资、支援全球抗疫战场的新闻屡屡见诸媒体,让柔性制造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3月1日-4月30日,全国共验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资口罩278亿只,防护服1.3亿件,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7341万人份,红外测温仪1257万件,呼吸机4.91万台,近期日均出口防疫物资30亿元以上,一个月内持续增长逾3倍。

  这一长串亮眼数据的背后,除了原有厂家密集排产之外,通过柔性方式实现「跨界转产」的力量贡献巨大。

  各路明星企业转产防疫物资,给国人造成一种错觉假象——认为中国制造已经具备相当强大的「柔性」实力。但实际上据「钛禾智库」在一线企业的调研观察,绝大多数的中国工厂,尤其是高端制造,离「柔性」其实还相当遥远。

  1 以「柔」补刚

  跨界转产防疫物资的编外力量中,不乏众多超级企业的身影。

  其中著名的如比亚迪。从一月底开始调配资源,开发自动化口罩生产设备,半个多月即实现量产。几乎同时,中石化的业务范围也向下游延伸,开发了口罩、消毒液等生产线。

1590478883620090038.jpg

  以造战斗机著名的航空工业也玩起了「跨界」,集结集团旗下分布在6省市4家单位的力量,将原来生产飞机所用的数字化设计技术引入口罩生产,仅用3天时间设计,16天时间就完成样机制造,速度堪称惊人。

  这些新成立的生产线,普遍具备高度自动化特点,一个操作工人就可以同时维护两三条生产线的运转。

  疫情带来的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大考,也正在成为加速中国制造业变革的变量因素。无论是通过「柔性」方式实现对生产线的快速切换,还是用机器「换人」,通过无人技术大量替换人力,都是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行业需要攀越的重重关山。(参见前文:《疫情过后,这个行业或将加速「换人」》)

  这背后的一个基本逻辑是——「自制」和「外包」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矛盾,需要靠柔性制造来调和解决。

  批量越大,效率越高,这是工业3.0时代的普世原理。假如一个工厂只生产一种零件,那无论是从原材料采购、仓储管理、生产线运转、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等各个维度,均能实现效率最大化。然而,这样的工厂只能是理想状态下的「乌托邦」——需求的多元化,甚至个性化是无法抵挡的趋势。

  作为科技进步的受益者,诸多行业也不得不面对由此而来的现实问题:产品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流程变得越来越长。为了保障效率,我们把生产流程碎片化,依靠外包来解决多元化需求带来的效率影响。

  于是,我们看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路径从单一企业的「马拉松式」生产,变成了各级供应商和主制造商的「接力式」生产。在这根越拉越长的链条上,每个成员集中精力冲刺一段赛道,每个阶段的效率得以维持。

  但是随着外包程度的加深,工厂对供应链的依赖程度也日益提高,甚至经常有被「卡脖子」的风险(参见前文:《供应链木桶:从「波音囚笼」看国产大飞机》)。疫情突起,全球范围的大隔离至今未完全解除,车间停工、物流滞后、工厂倒闭,大量产业链因此受制于「人」,诸多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断供危机。

  过刚易折,自制和外包两条路都不能走上极端,而二者之间,需要一些「柔性」来中和。

  作为工业4.0重要命题之一的柔性制造,其核心价值在于,既能够依靠自动化设备保障生产效率,又让生产线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适时调整。

  从更宏观的视野角度来说,「柔性」概念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疫情期间,体育馆改建成了方舱医院,教师当起了网络主播,无人机被改造成五花八门的「空中机器人」……

  但是,即使全社会都认可「柔性」的大趋势,也并不意味实现的容易。局部领域的「柔性」和智能化,也并不代表中国制造已经具备全面迈进工业4.0的能力。

  近年来,「柔性制造」被行业提及的频率大幅度降低,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具备较高自动化水平的柔性生产线,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工厂,尤其是高端制造工厂来说仍然是奢侈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名誉委主任、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朱森第认为,相当一部分中国工厂还处于「工业2.0」阶段:

  「中国制造业需要采取并行战略,即2.0补课、3.0普及、4.0示范。」

  2 柔性制造有多难?

  1982年,由60个FMC(柔性制造单元)和一个立体仓库组成的自动化电机加工车间在日本FANUC公司建成,依靠两台自动引导台车传送毛坯和工件,加工,装卸,传送过程不需要人工操作,此外,FANUC还有一个无人化电机装配车间,同样能实现连续24小时运转。

  而同时期的中国,第一批个体户才刚刚尝到赚钱的甜头。搞导弹的科学家们,正在深墙大院里羡慕大街上「卖茶叶蛋的」。

  柔性制造在中国的推广普及,与中国制造业的进化过程密不可分——其中始终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词,一是「需求」,二是「技术」。

  从需求上来说,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红利的中国企业,对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并不迫切。

  虽然劳动力成本整体快速上涨,但是中国工人的普遍收入水平仍然无法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我国城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收入为72088元,分摊到小时计算,平均时薪为35元,在7年内翻了两倍。这个数字粗看貌似增长不错,且数字背后,基层从业人员收入「被平均」的现实和越来越频繁的加班加点却没有体现出来。

  与此同期,美国从业人员的时薪为21.5美元,日本也有约2000日元,且这两国多年来的制造业工资水平并无大幅度增长。

  对于大量中小制造企业甚至作坊式工厂来说,能通过人工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用昂贵设备——人走了可以再招,但是前置投入巨大,且「落地打八折」的机器设备,经过若干年折旧之后,可能只是一堆累赘资产。

  只有当人工无法解决一些生产问题,或者效率明显跟不上机器的时候,自动化替代才会成为企业刚需。

  据「钛禾智库」研究观察,目前国内柔性制造和「无人工厂」普及率较高的行业,除了汽车、家电、3C数码等生产批量大、头部企业集中的行业,以及一些从事简单加工的行业等,其它制造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多的仍然是依靠「人海战术」。甚至在我们的产业结构中,一些越尖端的行业,越难以摆脱「手工作坊式」生产的影子。许多关键工序的实现还是要依赖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国内大量机械加工,还处于高度依赖「人」的阶段

  从防疫物资的生产也可见一斑,口罩、防护服等低端产品的转产可以迅速跟上需求。但是生产难度较高的呼吸机时就开始露怯,大量的海外订单已经排到年底。

  当然,并不能因此全面贬低中国制造的能力。即使是制造业发达的欧美国家,也只有通用、福特、特斯拉等几个为数不多的行业巨头,有能力迅速转产呼吸机或相关零件。

  我国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泰斗、联合国大学新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顾淑林女士曾对「钛禾智库」讲述一个细节,2018年,一位留德的高级专家回到中国办厂,从事高精密的航天零部件加工。但是这位专家却发现,德国学到的工业4.0知识根本用不到国内的产线上,仍然需要从3.0,甚至2.0的课开始补起。

  顾淑林认为,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并不落后于世界强国,我们很早就能搞出世界领先的尖端武器和重大装备。但是却长期依赖于「人」,这些人一旦离开岗位,很多先进技术甚至面临「失传」风险。

  「中国有一帮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但是目前最缺乏的,是把这些老工匠脑袋里的经验翻译成数字化公式、进行复制推广的新一代产业人。」

  高端装备制造,是柔性制造要攻克的最终堡垒,也是对「柔性」需求最强烈的领域。

  这类行业的零部件批量小、品种多、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装配工序繁琐,是最迫切希望保持速率优势,又期待生产弹性的领域。

  但恰恰是这些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加工工序过于复杂,工艺要求太高——没有长期工程技术经验的量化积累,就相当于地基不稳,智能化的柔性制造只能是空中楼阁。

  压在企业头上的还有经济账——即使能全面实现柔性改造,购置生产线的额外成本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收回。

  要想彻底改造这些「硬核直男」,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3 软肋和硬骨头

  2015年,某重大装备制造央企曾经投入数千万元打造柔性制造样板车间,但是历时四年却进展缓慢。

  原因之一是软件问题,由于机器设备多为进口,在国外操作系统基础上再来编写国产流程控制软件,造成诸多运行逻辑出现冲突。

  软件的研发,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软肋。

  擅长于逆向开发的中国人,积累了大量响应需求的经验,能够高质高效的解决HOW(怎么做)的问题,但也容易形成思维局限——降低对WHAT(做什么)的敏感。这就相当于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其实永远学不会开车。

  其二是硬件短板。例如,数控机床上一个工装夹具的加工精度无法满足要求,缺陷也会通过长链生产线逐层放大,导致整个环节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严重受制。同时,生产设备对不同软件系统的适应性差,也让总体效率大受掣肘。

  硬件的能力,也是难啃的硬骨头。

  1958年,在中国诞生了亚洲第一台数控机床。但是此后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机床行业陷入长达20多年的沉寂。与此同时,邻国日本却在工业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在机床精度、转速和产品稳定性上精益求精,并建立了完备的产业体系。时至今日,国产数控机床仍然在大量依靠价廉来换取市场占有率。

  亚洲第一台数控机床——北京第一机床厂与清华大学合作试制的X53K1三坐标数控机床

  此外,「软硬融合」是柔性制造的最终钥匙——再高端的硬件如果过于「矫情」,与软件的兼容性差,只能越用越「死」,最终被更先进的设备淘汰。硬件的延展度和灵活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套柔性系统的寿命值和生产能力。

  软件功能需要硬件平台得以实现,硬件设备又依赖软件系统进行串联。而当下摆在中国制造业的现实困局是——软件开发尚未厘清头绪,硬件水平跟不上步伐,这个看似无解的莫比乌斯环,需要一点一点的撕开重组。

  4 刚柔并济

  用软件手段解决硬件问题,对非标设备进行调试和系统优化,是一种思路。

  疫情期间,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共派出5名骨干,用6天时间,对黑龙江省两家抗疫转型的生产企业临时采购的21台口罩生产设备进行调试,这些设备型号、规格各有不同,甚至有部分是「二手」。经过调试,共7条生产线释放了2倍的产能,并将合格率从80%提高到了95%。

  反之,对标准化设备的系统进行个性化编辑,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是另外一种「柔性」思路。

  这类操作方式一般是:用规范化、模块化的硬件平台去承载不断迭代的软件系统,实现多重排列组合,适应不同的产品生产。这也是目前最经济的解决方案之一。

  有经济实力和丰富经验的企业,可能会一次性投入巨资打造「刚柔并济」的未来车间,但这毕竟是极少数。

  一个典型案例,是三一重工位于长沙的「18号工厂」,这个号称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里,实现了生产中人、设备、物料、工艺等各要素的柔性融合。8条装配线,可以实现69种产品的混装柔性生产;在10万平方米的车间里,每一条生产线可以同时混装30多种的机械设备,马力全开可支撑300亿产值。

  「18号工厂」的柔性制造生产系统包含了大量数据信息:用户需求、产品信息、设备信息、生产计划等。依托工业互联网将这些大数据连接起来并通过三一的MES系统处理,能制定最合适的生产方案,最优的资源分配。

  软件和硬件,是如今柔性制造需要齐头并进,同步破解的两大难题。

  软件的开发不能止步于IT部门,需要由企业最高决策者来部署和推动,贯穿整个组织和各大职能,并在运营环节落地。每一个生产环节通过信息化建立连接,并实现可视化。

  硬件的标准化管理也非一日之功。不同的设备规范,一定程度上需要相互融合借鉴——这意味着工厂、企业,甚至大量行业都要逐步走出舒适圈,适应新的游戏规则。全球化的经济网络,也要求我们与国际接轨,充分考虑到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零部件以及软件的可替代性和兼容性,形成整个上下流产业链的疏通和规范化管理。

  「多个庙就多个鬼」——自动化生产是减法思维,越简单越稳定;而柔性制造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一条生产线上,用尽量少的设备和工具,实现生产更多产品的可能。

  5 中体西用

  清末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就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核心理念和原则方法,以西方先进技术作为辅助工具。

  再先进的西方科技之术,也需要根植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在中国智慧的浇灌下开花结果。

  2018年,为了提升工具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某企业斥资上百万从海外引进了智能刀具立体库,然而运行一段时间却发现管理效率不升反降。

  库房管理人员只是把刀具从普通库移入了智能库,但账目管理仍然是传统的Excel表格,并没有与信息系统对接,领用流程也仍然是纸质单据,而没有做到流转过程中的优化。

  这套昂贵系统带来的唯一优点是,取用高处刀具不再需要搬梯子爬上爬下,用按钮解决存取问题。但是却常因多发的系统故障导致刀库卡住,维修人员迟迟不能到位影响生产进度——最终,这些立体库沦为了安置不常用、高价值刀具的「水晶棺材」。

  实现「工业4.0」版本的柔性制造,考验的绝不单是企业的技术能力,还有管理等各方面的软实力。而机制体制的问题,不是依靠引入一两项先进设备就能解决的——用一只昂贵的金鞍去配一匹老马,只会让老马更加不堪重负。

  中国制造要真正实现从「刚」到「柔」的升级,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生产层面的关注,更需要全面开发上下游产业的柔性。以企业的制造能力和柔性程度为基础,结合供应链和市场,把产品的各个功能部件独立成单个模块,实现其任意组合和输出,而不同模块的生产流程和生产成本都柔性可控。

  而这一系列复杂纷繁的排列组合,都只能依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从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相关标签

推荐阅读

国内走势乏力 外盘反弹能否持续?

观点总结外围市场:国际方面近期俄乌冲突局势升级推动海外避险情绪升温,美元指数连续三周走强,已运行至一年多以来震荡区间上沿附近,叠加欧元区经济指标走差带来的对需求的担忧,大宗商品价格总体承压。国内方面当前处于短期政策空窗期,但市场情绪及预期对大宗商品仍有支撑,接下来需关注12月经济工作会议的
领布 2024-11-25

新疆:籽棉收购即将落幕 销售状况仍旧不佳

2024年新疆籽棉交售即将落幕,当前仅有个别地区零星收购,每日收购数量较高峰期急剧下滑,今年各地区籽棉交售期相对集中,机采籽棉主流收购价格维持在6.2-6.3元/公斤,机采皮棉成本仍维持在14500-14800元/吨左右。除极个别地区籽棉质量、衣分等原因以外,籽棉收购价格相对平稳,各地区之
领布 2024-11-25

供应加快且需求转弱 棉价弱势震荡为主——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24年11月18-22日)

本周国内棉花价格区间震荡运行。美棉出口签约量走高以及美棉采摘进度减慢可为国际棉价提供些许支持,但俄乌冲突升级以及日本加息预期升温等因素不利于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国内棉花加工检验进度大幅快于往年,当前国内棉花供应宽松且下游需求出现季节性缩减,预计棉花价格可能延续弱势震荡。一、本周价格回顾11月
领布 2024-11-25

11月25日大耀纺织新闻早餐

  【棉花资讯】  1、上周国内外棉价走势有所分化,国际棉价在上周大跌后,本周呈现触底反弹的态势,重新回到70美分/磅上方,收盘站上10日均线,技术面短期走强。郑棉虽然周中期跟随反弹,但在套保压力以及信心不足之下,反弹幅度有限,周五再次跌至13900元/吨下方,周内成交持续缩量,持仓量虽环
领布 2024-11-25

49家印染企业已全部入驻“海边小镇”!

  潮阳(海门)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受访者供图海门镇位于潮阳区东南端,地处练江出海口,东接濠江区,西连潮南区,一面靠山,三面环海,是东南沿海重要门户,“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上的人文小镇,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连续4年入围全国千强镇榜单。  在潮阳区新发展格局中,海门镇可
领布 2024-11-25

国际观察:10月棉花进口同比续降 纺企呼吁增发配额

据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10月我国进口棉花约11万吨,环比减少约1万吨,同比下降约63.3%,延续8月/9月同比、环比大幅回落势头(9月环比减少21.84%,同比减少50.28%;8月环比下降25%,同比下降14.3%)。10月份,澳棉、美棉、巴西棉等产地棉花进口量仍位居前列,保税监管场
领布 2024-11-21

一家之言|市场各方对棉花后市保持谨慎态度

近期,郑棉行情开启了震荡走势,而且震荡的区间非常小,几乎成了一条直线,多空双方暂时围绕万四关口展开了一场拉锯战,由于波动幅度非常小,明显反映出市场各方表现得都非常谨慎,这对棉花来讲有些不寻常。因盘面波动率很低,现在对每天盯盘的人来讲应该是最无聊的事情了,可谓“食之乏味,弃之可惜”。从产业上
领布 2024-11-21

投资近3亿!10年规划产能500万吨,这家纺织龙头上市企业押宝这种新型纤维

新乡化纤成立于1997年1月9日,是一家老牌化纤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粘胶长丝生产企业之一。而近年来,随着市场上再生环保理念兴起,新乡化纤押宝菌草纤维这一新型纤维品种。2.9亿投资菌草项目近日,新乡化纤发布公告称,因菌草生物质纤维素产业化项目资金需要,拟向子公司新乡菌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
领布 2024-11-21

11月21日大耀纺织新闻早餐

【棉花资讯】1、11月20日,中国主港报价微涨。国际棉花价格指数(SM)79.23美分/磅,涨0.18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3890元/吨(按1%关税计算,汇率按中国银行中间价计算,下同);国际棉花价格指数(M)78.00美分/磅,涨0.17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367
领布 2024-11-21

为应对未来加征关税政策,美企开始大量囤货

  日前,特朗普声称,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60%-100%关税、对其他国家进口产品征收10%关税。通常情况下,关税成本由进口商承担,而他们可能会通过提价,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美企开始大量囤货  为了应对明年1月20日,特朗普入主白宫之后可能会实施的,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政策,记者
领布 2024-11-21

新疆:籽棉价回调不明显 贸易商入市不及预期

  据喀什、阿克苏、昌吉等地几家棉花加工企业反馈,近日受郑棉期货震荡回调及棉籽销售价格止涨企稳的影响,北疆大部地区棉籽售价2.10-2.15元/公斤,南疆售价稍高0.10元/公斤左右,籽棉收购价呈现回落迹象,但整体看并不明显。  截至11月18日,新疆地区棉花累计加工量已接近340万吨,全
领布 2024-11-20

多地纺企最新调研:库存维持低位,但内卷加剧,资金更显紧张

  进入传统淡季,纺织市场订单表现清淡,秋冬订单基本结束,部分纺企等待明年春夏订单下达,但是内贸市场内卷严重,而外贸订单因美关税预期而担忧加重,虽然有部分订单提前,但单量相对有限,整体仍呈现下滑态势,纺织企业经营压力不断上升,各地情况如何?  ▎河北:内销订单减少 产品库存维持低位  河北
领布 2024-11-20

11月20日大耀纺织新闻早餐

  【棉花资讯】  1、11月19日,中国主港报价不变。国际棉花价格指数(SM)79.05美分/磅,无涨跌,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3858元/吨(按1%关税计算,汇率按中国银行中间价计算,下同);国际棉花价格指数(M)77.83美分/磅,无涨跌,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3648元/吨。  2
领布 2024-11-20

“韩流”遭遇“寒流”!多家纺织企业利润暴跌超30%

  最近,韩国主要服装企业陆续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整体表现不佳。多家服装企业营业利润同比下降超过30%,业绩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财经频道特约记者 刘峥:这两天,包括三星物产在内的在韩国服装市场份额名列前茅的四家企业发布了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一家企业营业亏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另外几
领布 2024-11-20

恭喜邱县神龙印染入驻领布了!

在纺织印染的广阔天地里,邱县神龙印染有限责任公司如同一匹黑马,以其卓越的工艺、丰富的产品线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作为一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邱县神龙印染不仅承载着对传统纺织技艺的传承,更在不断创新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自1991年8月染整分厂投产以来,邱
领布 2024-11-19

花费15亿元!男装品牌雅戈尔将收购法国高端童装品牌?

据法国媒体La Lettre报道,国内男装集团雅戈尔或计划收购法国高端儿童时尚品牌Bonpoint,但未透露具体交易信息,后者母公司EPI集团目前正在与雅戈尔进行谈判,该交易由EPI集团执行董事Valérie Hermann主导,Bonpoint的估值或在2亿欧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5.3亿
领布 2024-11-19

2024年全国新棉总产预计630.2万吨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10月底至11月初在全国范围内展开2024年棉花产量调查,样本涉及14个省(自治区)、46个植棉县、1700个定点植棉信息联系户。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中国棉花平均单产154.3公斤/亩,同比增加8.2%;按监测系统调查实播面积4083.3万亩测算,预计全国总产量6
领布 2024-11-19

75%!80%!95%!历史最高女装退货率,造就史上最卷纺织行情

当网购越来越成为服装销售的主流渠道时,退货对纺织产业链带来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深远。在本次“双十一”中,女装退货来到了历史最高峰。退货率达到历史最高峰“双11”期间,有女装店在社交平台称发出去2000件衣服退回来1500件,其中很多退货理由是拍错尺码或者寄错包裹。拥有十多万粉丝的电商女装店主
领布 2024-11-19

11月19日大耀纺织新闻早餐

【棉花资讯】1、10月中旬以来,国内新棉大量上市,下游逐渐进入淡季,订单情况有所转弱,棉花期现价格稳中偏弱。同时,外盘价格震荡下行,内外棉价差有所拉大,部分企业逢低适量补库,港口外棉库存小幅下降。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汇总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上半月,港口未通关外棉库存约40.8万吨,
领布 2024-11-19

对华出手! 取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 ?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会众议院共和党议员正在制定一项法案,可能会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外交部回应11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彭博社记者提问,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会众议院共和党议员正在制定一项法案,可能会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根据
领布 2024-11-14

50亿超大项目!这里将集聚超50家印染企业

奋战四季度,决胜收官战。11月10日,盛源热能印染技术研究示范中心项目正式签约,区党工委(区委)副书记、西夏墅镇党委书记封毅见证签约,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区委常委、副区长杭宏伟参加签约仪式。该项目将在常州新北生态织染园落户,总投资50亿元,新增用地365亩,拟建设印染标准厂房约50
领布 2024-11-14

想要高效学习纺织品检测?这不就来了!

随着出口业务的日益增加,海外买家对我国生产的各类纺织品的质量要求也从以往传统的布料成品测试发展到从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环节,包括棉纱、坯布、面料及服装,各个环节都必须符合客户的测试标准,从而保障终端消费者健康和安全。但由于国内第三方纺织品检测机构实力的参差不齐、纺织品检测标准不一等因素,使得国
领布 2024-11-14

多家纺织工厂将从中国迁往印尼?印尼建厂要注意什么?

近日,印尼经济事务协调部长Airlangga Hartarto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15位海外纺织投资者计划将其工厂从中国迁移至印尼,推动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他表示,这些投资者选择印尼的原因是当前流行的“中国+1”商业战略。中国+1”商业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在维持或增加在中国投资与业务的
领布 2024-11-14

关注:11月巴西棉出口或急转直下

巴西对外贸易秘书处(Secex)公布的出口数据,巴西11月前两周出口棉花5.68万吨(10月前两周,巴西出口棉花9.54万吨,环比减少3.86吨,环比降幅40.44%),日均出口量为0.95万吨,较上年11月全月的日均出口量1.27吨减少约25%。部分国际棉商、贸易企业反馈,10月下旬以来
领布 2024-11-14

东莞3万人鞋厂宣布造车!

华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女鞋生产企业之一,旗下拥有广东东莞、江西赣州和非洲埃塞俄比亚三大生产基地。在11月8日举行的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配套活动上,制鞋 大厂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非洲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将持续开拓非洲业务。华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女鞋生产企业之一,旗
领布 2024-11-12

突发!嘉兴一纺织厂深夜大火!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幸无人员伤亡被困

由于布匹易燃的特性,纺织业一直是火灾的高发行业,随着天气变得越来越干燥,纺织工厂的火灾隐患也在不断增加。近日,位于嘉兴王江泾的一家纺织企业就发生了火情。虽说是老生常谈,但消防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春达纺织发生火情2024年11月10日,秀洲区王江泾镇人民政府发布公告,通报了春达纺织有限公司的
领布 2024-11-12

突发!数万人的纺织大厂被宣布破产!要求先不要裁员

10 月 25 日,据印尼媒体报道:中爪哇的传奇纺织厂PT Sri Rejeki Isman Tbk(Sritex)周三(10月23日)被三宝垄商业地方法院正式宣布破产。Sritex雇用了约 2万名工人。公司创立于1966年。2013年开始在印度尼西亚证券交易所 (IDX) 挂牌上市。劳资
领布 2024-11-01

欧美市场大捷!SHEIN访问量超NIKE、H&M登顶全球

近日,根据数据分析网站Similarweb的统计,SHEIN成为2024年9月以及第三季度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服装与时尚网站,第三季度流量份额占比为2.68%,NIKE、H&M、ZARA位居其后,分列二至四位。与此同时,SHEIN上用户数量也大幅增长,据 Earnest数据,SHEIN平台8月
领布 2024-11-01

11月1日大耀纺织新闻早餐

  【棉花资讯】  1、据统计,截止9月上旬,印度CCI剩余棉花库存为18.7万吨(后期未再公布库存情况),较7月、8月份库存呈持续快速下降。从部分印度私人棉花企业、纱厂及国际棉商等反馈来看,9-10月,包括印度纱厂、国外买家(主要是越南、巴基斯坦、中国、孟加拉、印尼等)对CCI轮出的20
领布 2024-11-01

Regenagri再生农业 —— 大耀又一开辟的可持续道路!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愈发迫切,Regenagri再生农业应运而生。它源于对传统农业模式深刻反思,深刻认识到单纯追逐产量而罔顾生态环境的做法难以为继。Regenagri再生农业坚定秉持生态优先、循环利用这一核心理念,矢志构建一个既能满足当下生产所需,又能确保未
领布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