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又一家纺织相关企业上市,主营服装智能物流系统的浙江瑞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这是2020年以来,第6家“敲锣”的纺织企业。
4月15日,专注于纺织机械领域科技创新和精密制造的浙江越剑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7月8日,业内知名的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上市发行。
8月12日,凯赛生物在科创板上市,成为与纺织相关的科创板第一股。
8月24日,创业板经历了历史性时刻,我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首批18家企业挂牌上市,其中纺织企业占了两席,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前者是国内丙纶长丝行业的龙头企业,后者是国内水刺非织造布领军企业。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行业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毫无疑问,纺织企业正在进入上市密集期。
并非只是传统,纺织行业重塑形象
一直以来,纺织业的实际贡献与社会认知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大部分人对纺织行业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规模化、传统化的固有观念中。“低附加值、劳动密集”等一些偏见和印象锁定,已成为资本市场与行业之间的一道藩篱。企业在贷款融资、资本助力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被歧视的现象。
而在资本市场,纺织上市公司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纺织行业IPO上市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均低于沪深两市平均水平,截至2019年底沪深两市176家主营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市值规模约13975.61亿元,占沪深两市A股总市值的2.05%;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平均市值为150亿元左右,纺织上市企业平均市值75亿左右(相差一倍左右),远低于纺织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规模比重。
事实上,中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绝大多数指标均已达到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2019年,中国工程院通过对26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后得出,全国有5类产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纺织产业位列其中。
当前,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每一步前行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但这并没有阻挡行业向“科技、时尚、绿色”转型的步伐,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产业链各环节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酷特智能的C2M模式,实现了以规模化的方式制造个性化产品;万事利利用AI技术能够为全球每个人设计1万条不重复的丝巾;伊芙丽通过数据与系统的集成,实现了商品全链路的数据化运营。还有无数的企业,都已经或者正在完成科技赋能传统的华丽变身。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认知,其中尤以纺织为重。那些看似光鲜的金融操作与互联网创新并不能弥补“口罩”等防疫物资的空缺。正是中国纺织业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防护支撑,表现出了强大的能力与责任担当,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中央领导对疫情中纺织业的评价是“作出重大贡献,功不可没”。
可以说,疫情使得行业的战略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纺织行业无论是战略高度还是长远角度都在被重新定位。
世界百年大变局之下,中国纺织业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力求展现更大作为、发挥更大作用,而实现这一作为就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在产业创新领域,资本在推动行业集约化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资本可以创造更多的可能。尤其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为行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多机遇。
深交所表示,传统行业中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将得到大力支持。
资本市场的藩篱正在被打破,市场开始重新认识纺织业,产融结合的生态日趋良好。
十八罗汉首秀,上市纺企尽显科技属性
8月24日,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IPO登场, 18家上市企业代表着全新市场规则下新的里程碑到来,这18家企业被市场戏称为十八罗汉。令行业振奋的是,作为纺织行业代表的蒙泰、金春与其他计算机通讯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以及医药制造、生态保护领域的企业同台亮相,彰显纺织业科技属性。
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聚丙烯纤维,按产业分类,公司属于“高性能纤维及制品”行业,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滤布、工程土工布、汽车等领域。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公司开发了丙纶导电纤维正在逐渐进入新能源领域,PP/PET海岛结构复合纤维在太阳能微电池和锂电池隔膜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正是由于其新材料的属性,股票上市当日大涨了2倍。
新冠疫情的爆发,提升了产业用企业的内在价值。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应用于卫生领域的水刺无纺布,还进入热风和长丝超细纤维非织造布领域,而水刺、热风和长丝超细纤维非织造工艺涉及流体力学、纺织工程学、纺织材料学、机械制造学、水处理技术等多项理论及应用学科。该领域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未来发展前景被市场看好。
而于一个月前上市的青岛酷特,更是受到了多方资本的青睐。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青岛酷特成功地从传统服装制造企业转型成为以C2M定制商业模式和大规模定制为核心的服装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的智能制造企业,为中国纺织,乃至中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树立了典范。敏锐的资本早已看好酷特的前景,复星国际早在2015年就领投酷特,如今已经成为公司第一大机构股东。2017年8月,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以3000万元从公司实控人处受让了酷特智能1%的股权,为企业界和学术界所高度关注。
重点培育拟上市企业,产融合作出成果
纺企的接连成功上市令行业振奋人心,这背后也体现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纺织行业产融合作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的阶段性成果。上述企业都是历年来被列入纺织行业重点培育拟上市企业名单的企业。
2018年,中国纺联开始实施《纺织行业产融合作三年行动计划》,两年以来,已经建立了拟上市培育企业数据库,每年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证监会、交易所等政府部门和单位推送《纺织行业重点培育拟上市企业名单》,与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紧密合作,加速搭建产融合作平台。迄今为止,推荐名单中已有 7家企业成功上市,3家企业过会,9家企业在会。
疫情以来,中国纺联与交易所紧密沟通,及时向交易所提供了在疫情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拟上市企业情况,得到高度关注和相关支持。据悉,在此次疫情中表现出色的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过会。
此外,主营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产品的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将于近期上市。
纺织企业产融合作,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