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我成长太快 现在过春节,觉得没有一点意思。现在回想起而儿时的春节留在记忆里却永远忘不了的。
我对过春节有印象大概是十一、二岁时吧,记得过了腊八,妈妈就开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花“糕”--城里人叫馒头。每到蒸花糕的时候,妈妈早早就忙起来了,约上几个关系好的邻居一起蒸。有人捏花,有人压面。我和一帮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会到屋里看看,一会又跑的没有了踪影,总之这一天大人是不管孩子的,也许是顾不上管吧。
到了大年三十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彩电 小的时候电视机还是特别大黑白电视机,一家人都围着看春节晚会,三十晚上的饺子熟了,但是头锅煮熟的饺子是不让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妈妈在每个碗里盛两个饺子和一点汤,我和姐姐、弟弟端着放在妈妈烧香的地方,有的在门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后就该放炮了,放炮的事当然由我来,小我4岁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担,但是我从来没有让过,直到我对放炮没有了兴趣。小时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记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谁,很多年以后我问妈妈,她笑笑说,其实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谁,只是从老人哪儿学来的,为了祈求来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这样做的。只到现在妈妈每年还在重复着这样的活动,因为只有这样能。
三十晚上除了吃饺子 还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穿新衣服。儿时的新年就是穿新衣、带新头花,新年第一天穿的衣服肯定是小伙伴们没有见过的。
大年初一起的特别早,听到炮声就起来了,穿着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去给长辈们拜年了。小时候拜年我们叫磕头,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头的,长辈们有时候故意逗小孩,不把头磕响了不给礼物的,其实就是糖果或者一把花生…… 但是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特别的礼物了。农村拜年很讲究的,见到长辈都要讲祝福语 但是不给辈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时候对邻居的辈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经常和同伴们去比自己辈分低的邻居家拜年,惹得大人们大笑。在城市繁忙的工作中,希望大家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别丢失了儿时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