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受疫情影响,纺织企业普遍反映前期不少订单被迫取消、原材料进不来等问题。如今物流迎来好转,因疫情耽误的时间和订单还能赶回来吗?
▎原料采购、织造订单或好于前期
据了解,前期江浙、广东、山东、河北等10余省市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关闭了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站,即便一些正常开放的高速公路口,对货车司机也设置了重重限制,大量司机因行程码带星或是外地车牌而无法下高速(路口核酸检测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运输费用大幅上涨近30%,运费上涨增加了纺织企业的采购成本。另外,由于疫情依然严峻,疫情管控严格,物流不畅,下游部分织造厂的原料开始短缺,导致中小纱厂及织造企业生产积极性一再下滑,减产、停产比例不断升高。一些机构、贸易商表示,长三角地区织造企业的实际开机率或已降至60%以下,造成企业原料补库被动继续向后推迟。
随着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近日,因疫情耽搁的市场终于传来久违的好消息,物流运输也在逐步见效。据报道,包括海宁、濮院、晋江等地的物流运输也出现了较大的好转。
总的看来,物流运输逐步通畅将较大程度的缓解因原料短缺带来的市场供应链及中游订单的下达,但在疫情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上下游心态或将趋于谨慎,大规模原料采购和织造订单下达难现。
▎纺织企业积极自救,原料补货不断推后
从近日对棉纺织厂调查看,棉纱、混纺纱及坯布累库继续升高,尽管部分企业采取降价去库举措,但效果普遍没有达到预期,中下游市场气氛转向悲观。安徽某5万锭纺企负责人表示,由于春节前后在郑棉CF2205合约高位区间进行一定量的棉花、涤纶短纤补库,目前每吨中高配棉纱销售亏损超1500元/吨,涤棉纱由于供需处过饱和状态,也出现较明显累库,现金流压力越来越大,计划近期将设备负荷降至60%左右。
由于国内花纱产销价格倒挂,许多企业经营亏损,开机率和生产积极性显著下降,皮棉需求明显减少,基本以随用随买为主。下游纺企认为,本轮疫情从上海向全国各地快速外溢,加上棉纺织服装出口和内需订单疲软,棉花、涤纶短纤等原料补库或推迟至5月中旬前后,市场期望的“金三银四”旺季基本落空。上周,虽然持续爆发的疫情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国内棉花消费用量,但在国内外市场多空因素交织下,郑棉表现较为强势,仍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态势。
▎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300亿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激发市场活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对于本次降准的目的,央行表示,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此次降准的目的:一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此次降准对于纺织企业而言,可以缓解部分中小企业资金压力,但目前行情不好,疫情反复,终端信心不足,需求明显被压制,加之外贸订单也恢复缓慢,纺织行业短期内或难走出泥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