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岛、张家港等地的棉花贸易企业反馈,11月4日以来虽然中国各主港一口价人民币资源基差有小幅上调,但中间商、部分中小棉纺织厂询价/看货/采购仍相对保税棉、船货等美金报价资源活跃很多,尤其中低品质低价美棉、非洲棉、墨西哥棉等成交略好。
不过整体看,截止目前港口已清关人民币报价资源比较少(2020/21、2021/22年度印度棉占据一定比例),采购方可选择、可议价的空间都不大。同时,“金九银十”渐行渐远,纺服企业接到的中长线、大单明显不足,外棉采购以接到溯源订单企业的刚需补库为主。因此近一周多来港口保税+非保税棉花库存基本维持平衡(出库少,入库也少)。
港口一口价人民币资源再受用棉企业关注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人民币报价相较保税棉1%关税下进口成本优势显现。11月份以来,ICE期货各合约大幅反弹,而郑棉反弹力度、幅度均明显弱于ICE,因此清关棉报价(参考郑棉CF2301合约)与1%关税下的外棉进口成本倒挂幅度迅速拉大。如11月9-10日,青岛港清关棉31-3 36(强力28/29GPT)一口价18400-18600元/吨;而根据贸易商保税棉31-3 36/37(强力28/29GPT)报价,1%关税下进口成本则达到19500-19700元/吨,二者倒挂幅度扩大至900-1200元/吨。
二是部分原料库存比较低、手中没有进口配额的中小棉纺企业逢低及时入市拿货,满足溯源订单需要。受疆内各地州疫情防控全面升级的影响,不仅新疆棉公路、铁路发运受到一定影响,而且2022/23年度籽棉采收、交售、加工及皮棉运输、入库、公检等都同比明显减缓,引发内地库新疆棉供应趋紧,报价全面上涨(内外棉价差一度达到1200-1300元/吨),出于对11/12月份原料供应压力大且有较大比例溯源订单的角度考虑,部分纺企匆忙采购港口清关外棉“过渡”(没有配额或2022年配额已用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