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量及市场份额双降
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408.4亿美元,同比下降18.5%。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下降22.4%,服装出口同比下降14.7%。2月份出口量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
在传统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亦在继续下降。
2023年2月,美国共进口棉制品11.4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3.41%,环比下降17.65%,其中从中国的进口量占比约20.59%,同比下滑,从印度、巴基斯坦及越南的进口量总占比约41.8%,同比增加,存在部分订单转移现象,同时2月美国棉制品需求的降幅大于总的纺织品服装的降幅,短纤替代性增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份,美国进口自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在进口总量中的占比为23.68%,为近年同期最低,也是连续第四个月低于24%;欧盟地区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在四大贸易伙伴国总量中的占比为26.76%,也是近年同期新低。从近年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中亦能发现,我国纺织品服装在欧美等传统出口市场中的份额正在逐渐下降。
不过,外销虽然不佳但内销的增长平滑了出口的下降。2月份,国内纺织服装零售额同比增加5.4%。
棉花种植意向调查结果
中储棉信息中心预估今年国内棉花产量671万吨。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加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棉花加工量已超666万吨,且与去年同期的加工数据相比,增幅约为15%。美农继续调增国内产量预估的概率较大,不过市场对此已有预期,利空有限。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在3月中旬开展的棉花种植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棉花种植意向面积为4389.1万亩,同比下降4.9%。其中,新疆降幅2.3%。2022年棉花产量大幅增产叠加今年植棉面积下降,市场预计今年国内棉花产量同比下降的概率较大,对郑棉价格有一定的支撑。
天气炒作时间窗口即将打开
国际市场方面,USDA4月供需报告出炉,环比调增全球棉花产量预期值18.1万吨至2523.9万吨,消费量预期值环比基本持平,进出口量预期值环比调减16.3万吨至862万吨,相应期末库存环比调增,报告整体偏空。国内市场方面,中国棉花产量预期值调增21.8万吨至664.1万吨,与国内机构预测数据基本一致,本年度我国棉花供应端压力较大,国内棉花消费量预期调增,进口棉量预期调减,符合当前市场预期,本年度内需好转,外销受阻是主旋律,短期内需求端对棉价驱动有限,郑棉价格震荡调整,关注本周四公布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截止4月9号,美棉15个棉花主要种植州棉花种植率为6%;去年同期水平为7%。其中,德州种植率为11%,周环比增加4个百分点,同比持平。天气方面整体上不错。截止到4月4日,美棉主产区(92.8%)的干旱程度和覆盖率指数124,同比低65,环比上周不变;德克萨斯州的干旱程度和覆盖率指数为216,同比低86,环比上周不变。国内方面,南疆棉花播种工作有序推进,由于寒潮原因,北疆棉花播种基本暂未开始。
现阶段,国内棉花供给充足,下游需求一般、采购谨慎,现货交投偏淡,缺乏实质性利多。随着气温的回升,北半球即将进入集中播种期,天气的变化较易引发市场对新年度供给的担忧,或将有利于棉价。
布厂订单不足 压力向上游传导
近日广东、江浙等地部分织布/面料企业反馈,4月份以来全棉坯布新增订单有所减少,部分规格出现累库现象,主要受家纺、家居、劳保、衬衫等内需订单逐渐进入尾声的影响(消费终端补单为主),5/6月份企业排单率偏低、40S及以上精梳纱报价上涨也使织布厂没有囤积棉纱等原料的打算。
从调查来看,广东、福建、浙江等地虽然大中型布厂开机率仍能维持在70%-80%(少数企业甚至达到90%左右),但分化越来越明显,部分中小企业因内需、出口订单无法满足产能,不得不采取适当降低开机率、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混纺坯布产量等多种方式应对。
江苏苏州某纺企表示,近期市场上40S-60S棉纱的产销情况要明显好于32S及以下低支环锭纺纱、OE纱(60S、JC60S棉纱纺企库存偏紧,报价上调幅度较大),因此该公司对于C32S以下订单几乎全部放弃,只接40S及以上棉纱订单的同时,提高了T/C、T/R、R/C等混纺纱的产量,主要考虑2023年秋冬季内需订单有望提前下达。
业内分析,随着面料、织布企业开机率维持高位的难度上升,压力预计将逐渐向棉纱、棉纱等中上游传导,郑棉主力合约短期收复15000元/吨的概率下降,但在2023年全球、中国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下滑及产棉区天气炒作,再加上2023年上半年货币宽松政策延续及新疆在库综合成本等等的支撑下,CF2309合约回调的幅度也不会很大,短线关注14500元/吨、14000元/吨等强压力位能否形成底部推动,棉花加工企业抓紧现货销售、高指标高升水皮棉套保尽早实现落袋为安或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