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重回 16000 元上方
本周郑棉重回 16000 元上方,并创去年 7 月以来新高。周一,ICE美棉下跌1.68%,报收85.26美分/磅,郑棉CF309上涨1.64%,报收16125元/吨。周二,郑棉CF309报收16135元/吨。

近日郑棉价格走势图
受新疆播种期不利天气影响,新年度棉花减产幅度或超此前市场预期,天气炒作窗口放大,籽棉抢收预期增强。国内市场方面,新疆地区天气再度引发市场担忧,中央气象台上周末晚间发布冰雹橙色预警,塔城地区南部、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等地的局部区域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据市场消息,此前新疆地区补种棉花生长情况不甚乐观,新棉减产预期较强,郑棉价格重心持续上移;但是短期新冠“二阳”将至担忧情绪上升,影响市场情绪,但是不置可否的是国内经济缓慢复苏,下半年市场消费预期整体乐观。
预计2022/23年度全球棉花需求将萎缩7.9%
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棉花月度展望报告显示,在需求方面,预计2022/23年度全球棉花需求将萎缩7.9%。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至2.1%,反映出俄乌冲突的连锁反应以及高通胀和利率上升带来的持续挑战。纺织品需求和棉花消费同步变动,预计纺织品需求疲软将拉低棉花消费。2023/24年度,棉花需求将恢复缓慢增长,增幅为2.9%,与全球经济增长略微一致。
纺企试探上调纱价 多种方式降低成本
河南、山东等地几家纺企反馈,受5月中旬以来郑棉再次震荡上涨和人民币贬值引发进口棉纱报价上调的影响,纺企被迫小幅上调棉纱出厂价200-300元/吨,以试探下游织布企业、棉纱贸易商的反应。但下游接受程度一般,销售有所放缓。
东营某5万锭纱厂表示,5月份以来中低支常规环锭纺纱、OE纱累库率有所升高,下游沿海地区一些客户减缓了询价提货进度,货款回收压力增大。由于企业原料库存一直维持在10-15天,随着内地库“双28”新疆机采棉报价上涨至16850-17000元/吨,40S及以下支数棉纱即期利润几乎100%亏损,企业被迫上调棉纱报价或适当减产。但涨价也只能采取“小步快走”模式,否则很容易流失客户。
从调查来看,目前3128B级棉花到厂价与C32中配棉纱的出厂价价差已从前期的7000元/吨下滑至6500元/吨左右,多数企业棉纱售价已无法覆盖其生产成本,纺企处境被动。部分排单至6月初且棉花库存偏低的企业通过补库2021/22年度陈棉或贸易商的“特价盘”、地产棉及港口低价外棉等多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不亏损或少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