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厂产能严重不足
近期市场整体略显低迷,纺织企业采购意愿持续下降,纱布库存同步增加。由于当前国内需求放缓,坯布企业开机率下降,且棉花价格快速上涨,纺织企业采购原料保持谨慎,目前的成交价使得纺织企业利润大幅收缩,涤纶短纤用量或将增加。
外销市场来看,订单青黄不接,翻单频率和落单数量明显不如往年同期。市场成熟品种价格竞争激烈,内卷严重。今年很多品牌方已经开始自己出面下压订单价格。孟加拉服装厂目前订单不足,部分企业经济状况堪忧,接单前要尤其关注其经营情况和开证行资金实力。染厂产能严重不足,部分染厂出现存货集中开机现象,同时导致抢单子,价格也开始不考虑成本,染厂业主很是担忧,后面路该往何处走。
同时,近期国内棉花供应量减少炒作推动郑棉大幅攀升至一年来新高,受服装市场消费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并未大幅随之大幅上涨。纯棉纱现货市场交投变化不大,气氛依然偏淡,下游织厂刚需采购为主,心态偏谨慎。纯棉纱价格松动,局部小幅降价。预计短期行情走淡为主。进口纱价格保持平稳,汇率较为稳定,但棉花价格大幅受挫,导致国产纱价格小幅回落,暂时对进口纱价格影响较弱,越南限电情况依旧严峻,导致越南开机率下滑,后期或对交期产生持续性影响。不过国内复苏持续向好,看好远期交易。
分地区来看:
江阴地区:上周市场订单不足,很多大订单都已迁向国外,织厂近期接单都不理想,机台开不足。客户反应最近有订单下来,但是价格竞争非常激烈,往常终端客户很少还价,最近订单压价明显,利润空间严重压缩。染厂方面订单不足,集中投产。
萧绍地区:上周市场变化不大,整体市场还是比较疲软。下游坯布、面料订单不尽人意,外销市场基本是持续疲软,内销市场近期订单也减少很多,基本是以补单为主,再加上近期原料价格一直在高位徘徊,大部分贸易商补货意愿不强,印染企业生产订单一般,部分染厂已经出现生产不齐的情况。
南通地区:上周外贸订单出货一般,受原料价格波动,市场上纱线价格不稳定。导致外销订单下单迟缓,内销订单出货稳定。订单以小批量订单较多,粗厚纱卡等品种畅销。客户询价较多有机、再生、非洲棉订单报价不断,实际下单不理想。当地印染企业产量不足,每周集中投坯生产,周末有休息现象,后续订单明显数量下降。
美西码头危机暂除
近日,美西码头劳资谈判形势发生逆转。当地时间15日晚间,在白宫派往谈判现场的美国代理劳工部长苏维思(Julie Su)调停下,代表雇主团体的太平洋海事协会(PMA)与国际码头和仓库联盟(ILWU)达成了一项初步的劳资合同协议。
美国西海岸港口的劳资协议于2022年7月1日到期。此后,劳资双方进行了近一年的谈判,但并未取得实际成果,ILWU方面的工人一直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工作。主要原因在于,劳资双方对于涨薪幅度的谈判立场不统一。

在长久谈判出现僵局之后,6月6日,洛杉矶港和长滩港装卸货物的工人开始罢工,这导致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实际上进入了关闭状态。6月10日,PMA发布公告表示,西雅图港因ILWU拒绝派遣工人到集装箱码头作业而关闭。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进口集装箱在西雅图港码头停留的中位数为15天,而在罢工开始前一周大约为停留3天;同日,奥克兰港的出口停留时间约为12天,大约是此前等待时间的两倍;在长滩港,停泊时间也从一周前的2.4天攀升至7.6天。
不过,走美东线也有新烦恼。亚洲-北美的集装箱贸易,面临的是来自美西劳资纠纷和美东-巴拿马运河航线限重的双重夹击。严重的干旱使巴拿马运河的水位持续降低,这给货运转道美东带来新问题。
有分析人士认为,受此次罢工事件影响,美西线运价有望上行。不料美线运价却在班轮公司推涨后再度回落。甚至业内已开始“吹风”称马士基带头打响“价格战”。有业内人士对此解释称,因需求端并没有明显改善,班轮公司抬价难支撑。
根据宁波航交所NCFI指数,上周(6月10日-16日)美线运价继续回调。报告期内,美东航线运价指数为688.7点,较前一周下跌11.9%;美西航线运价指数为668.9点,较前一周下跌14.6%。宁波航交所行业分析师钱杭璐表示,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市场出运货量较运力仍显不足,多数班轮公司继续下调运价,导致即期市场订舱价格持续下跌。
至于今年7月能否重现往日旺季表现,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观点并未完全达成一致,更多顾虑在于需求端的不确定性。市场依然处于需求回撤调整叠加运力供给宽松的弱周期中,并且没有明显的方向选择可能将是今年集装箱即期运价的主旋律。
从库存看,尽管目前美国商品去库存取得一定成效,但批发商和制造业库销比仍高于疫情之前,零售商库销比虽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也处于上行通道中,去库存面临较大压力。
报告显示,展望后续集运贸易需求,目前欧美通胀均有所改善,三季度传统旺季逐渐临近,市场货量确实在增加,旺季的消费需求有望推升一定进口需求,然而在高库存和消费能力恢复较为缓慢的背景下,集运需求的增幅恐将弱于传统旺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