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市场需求改善力度偏弱、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纺织行业生产、投资、效益等主要经济运行指标承压运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我国纺织业、服装业和化纤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别实现同比23.8%、37.3%和37%的反弹式增长。去年前5月,纺织业、服装业、化纤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3.1%、32.7%和35.3%,增速仍然保持了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相比之下,在内外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和上年偏高基数的情况下,今年投资增速呈现明显放缓态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8815亿元,同比增长4.0%。不过,在第二产业中,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3.6%,服装业同比下降4.2%,化纤业同比下降5.6%。
中西部投资力度在加大
尽管如此,不少纺织企业仍在加大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和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中,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吸引高水平的投资项目,做好纺织业强链、补链。
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针织坯布智能织造产业园项目近日落地湖北省荆州市岑河镇。这是公司继在中西部地区实施全国产业布局后,在华中区域布局的一大重要项目。该项目与湖北沙市区政府合作共建,旨在补齐产业链上游关键环节,打造华中地区最具规模的面辅料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可达60亿元,综合税收约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700个。
立足于中国绍兴轻纺城的冠南集团也已与荆州经济开发区签约,将在荆州投资108亿元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集约高效的模块化纺织印染及其配套产业基地。冠南集团董事长蔡少雄表示,要与荆州共同推进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
湖北天门市为加快纺织服装电商产业发展,建设中国服装电商产业示范基地,今年一季度赴广州进行招商推介。轻纺智能智造产业城、白马原创服装生产电商产业基地、香榭逸辰服饰生产、唯尔美服饰生产等31个纺织服装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投资总额63.36亿元。其中,轻纺智能智造产业城项目将打造天门市首个集轻纺服装、缝制设备智能制造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进一步完善天门市服装产业链,助推产业提档升级。
5月23日,李宁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此前于2019年11月8日宣布投资15亿元,收购广西一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并建设供应链基地,现因打造高端智能制造及柔性供应链基地以及高水平研发及体验中心,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公司决定将投资额由15亿元增加至33亿元。
根据投资协议,李宁收购的上述地块为工业用地,总面积达590亩,公司承诺,该项目将会于签立投资协议后5年内实施及投产,而且该项目所产生的年度收益将达不少于人民币350万元/亩,年度应付税项将不少于人民币20万元/亩。
市场“冰火两重天”,纺织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近年来,在中西部产能爆发下,下游织造企业首当其冲,纺织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市场是买方市场,购买力决定着市场的需求。而今年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国内整体经济不景气,人们对服装的购买力下降。购买力下降了,需求也就少了,最终影响到了下游织造业。纺织行业景气度不佳,但由中西部兴起的产能过剩已是目前市场的常态。
一边是订单供过于求,另一边却是产能供不应求。纺织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背后,传递出怎样的市场信息?
“‘市场缺什么,企业就做什么’的道理谁都明白,但在现实中,企业进行生产调整还需要很大的投入。如果企业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很可能就会出现新一轮产品过剩。”从实际经验来看,如果企业跟随市场风向随波逐流,往往就容易加大市场风险,特别是做不出产品特色、品质的企业,失败的可能性会加大。
近几年,纺织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成本上升、价格下压,订单趋紧。2023年以来,纺织市场竞争更是进一步白热化。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场艰难的挑战,但复苏仍将是今年下半年的市场主旋律。二季度以来,纺织企业普遍反馈国内外市场订单不足问题,在供给宽松背景下,市场竞争加剧、产成品价格提涨困难、现金流恶化现象较为明显。当前市场淡季特点显著,产品出货速度有所放缓,部分地区织机开机负荷小幅下调,棉纺产成品库存加速累升,企业普遍降低后市预期。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东部企业转移落户西部,对西部省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经济现象。越来越多迹象表明,近年来,大量纺织服装企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开展2023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活动的通知。其中就提到,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东部地区产业加快提质升级,加强省市内及省市间产业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