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专精特新”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近日正式发布,《报告》指出,自2020年完成第一批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入库工作以来,共有三批270家企业入选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涵盖从化纤到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机械整个纺织产业链的所有子行业,以及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设计服务、节能环保等领域,涉及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纺织行业“专精特新”加速崛起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我国明确提出到2025年培育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目标。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已经完成认定的4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共有167家纺织相关企业入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成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总体来看,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企业质量普遍较高,特色优势突出,创新和盈利能力比较强,有在科创板、主板上市公司;有纺织智能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企业;有行业优秀品牌企业;有各类新型特种功能性纤维材料、面辅料企业;有围绕纺织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专业服务和产业互联网平台类企业。不少企业还入选了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入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270家纺织企业从业人员总计7.6万人,年销售收入总计760亿元。其中,人均销售收入100万元,平均利润率保持在6%-8%,户均研发人员占比14.4%,设计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3%-4%,信息化投入强度保持在0.5%-0.8%,均高于纺织行业平均水平。
政策扶持精准赋能
国家层面支持政策瞄准资金支持、创新协同、人才支持、品牌市场、企业转型、精准对接服务等6大方向。地方政府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协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以大型平台型企业、区域性科技服务机构、龙头型“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市场化服务商等多元主体共同营造“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生态。
中国纺联也发布了《“十四五”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方案》,为纺织行业中小企业的创新成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支持和引导纺织行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支持、数字化、创新协同、市场拓展方面仍有较为急迫的诉求未能得到满足。各地方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时也面临政策体系覆盖面较窄、落地性较弱、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各地从企业调研、整体设计、培育库建设、服务平台建设、生态营造等环节入手,为“专精特新”企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知识产权战略助力“专精特新”
在270家纺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94.1%的企业拥有专利,企业户均数量42项;85.6%的企业拥有发明专利,企业户均数量16项,这些专利在纤维材料、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装置、制备工艺或技术、面料等行业基础和关键核心领域方面具有比较高的集中度。
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利润;其次,国家鼓励企业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企业可以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行业协会的专业服务;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可以大幅推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再次,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使企业在激烈的全球化贸易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