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网专讯:据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几家棉纺企业反馈,7月中旬以来郑棉开启炒作上涨节奏,主力CF2309合约连破17000元/吨、17300元/吨等关口,在成本助推、纺纱大面积亏损及棉纱线库存大多在“警戒线”以下等因素的拉动下,一些纺企棉纱报价试探性上涨,幅度多在200-300元/吨。
不过,棉纱调涨受到下游织布厂、面料企业等消费终端的强烈抵制,部分客户采取暂缓询价/采购、延期提货、多次分批等方式应对棉花棉纱上涨,再加上近期广东、福建、江浙等沿海地区织造企业开机率下滑(部分地区通知的限电、错峰用电等举措并未执行)及进口棉纱受到布厂的关注、青睐等因素,棉纱试探性报涨多以失败告终。
安徽某中型纺企表示,即使棉纱出厂价不上涨,7月份以来累库率已在不断增长,报涨大概率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方面近半个多月来内需、外贸订单淡季特征明显,纺服外贸公司、服装企业及织布厂的开机负荷不同程度的下降(规模以上企业表现稍好),排单、生产积极性一降再降,棉纱补库除了刚需外,叫停的现象比较普遍,棉纱价格报涨将更加“有价无市”;另一方面近几日人民币大幅升值,再加上港口清关棉纱报价与国产纱已接轨甚至顺挂,因此保税棉纱、船货成交的活跃度较5、6月份明显升高,进口纱对国产棉花、国产纱的替代性越来越强。该公司目前开机率已降至55%左右,主要“按单生产,按需采购”,尽可能或不再增加纱线库存。
随着7月18日郑棉主力合约再次上破17000元/吨、17200元/吨等整数关口,现货一口价、基差报价应声反弹,部分疆内加工企业、贸易商挂单资源明显增多,出货积极性高涨,但用棉企业除关注特价盘、低基差资源外,补库非常谨慎,市场淡季氛围不断加深。据了解,近期部分大中型棉纺厂美棉、巴西棉、澳棉等进口棉的使用量持续增长,降成本、提竞争力的效果显现。7月17-18日山东、江苏、河南等内地库“双28”(或单29)新疆机采棉公重报价17950-18150元/吨,高于青岛/张家港等港口1%关税下美棉EM M 1-1/8(强力28GPT)直接进口成本约1200-14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