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网专讯:据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部分棉纺厂反馈,受10月中旬以来郑棉深度下跌、沿海地区轻纺市场/棉纱经营商开启降价抛货模式及纺企累库率不断上升、现金流持续趋紧等等利空施压,近几日少数规模以上棉纺厂也被迫较大幅度下调出厂价,试图抓紧出货回笼资金,但效果或很难达到预期。
如山东泰安某10多万锭纺企,为维持开机率,本周下调棉纱出厂价500-1000元/吨(50S及以上高支纱厂因出货较差,库存持续升高,降价幅度偏大),期望实现“以价换量”。业内分析,随着大中型纺企加入降价跑货、去库行列,再加上棉纱贸易商对有限订单的“截胡”,小纱厂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的越来越小,11、12月份继续下调开机率甚至阶段性停产的概率明显上升。
随着郑棉CF2401合约、CF2403合约先后跌破15500元/吨整数关口,一些棉纺织企业、贸易商开始逐渐入市做多,接仓单的打算较强。笔者的看法是,逢低分批、多次买入的操作或比较明智。一是以15500元/吨左右的盘面价格入市,3128B的疆内库交割成本或不高于15800元/吨(1月合约),而截止目前大部分疆内机采棉轧花厂皮棉在库综合成本或不低于17000元/吨,二者间相差1200元/吨以上;加上,目前疆内库“双28”的销售报价多在16300-16600元/吨,也高于接仓单成本500-800元/吨;二是仓单棉相较商品棉不仅公检相对更严格,而且疆内外仓储条件更好,皮棉降等降级的情况偏弱。另外,在后期向内地移库、运输过程中将更便捷、更及时(铁路部门等将优先考虑),棉花原料补库有保障。
资料来源:中储棉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