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兴王江泾一家开了近20年的大型印染企业将在24年春节前被腾退!

也有网友表示:腾退的不止一家公司!听说染料厂都要被腾退?
据资料显示,王江泾镇工业南区内共有企业53家,总占地面积约2997亩,计划腾退该区域内不符合产业规划导向的35家高耗低效企业,总面积约1561亩。目前已成功签约14家企业(包含租赁企业42家),涉及土地769亩。
印染摇钱树已变吞金兽
在双碳经济的背景下,生态环保迎来了更加严厉的整治。
目前印染行业的发展形势仍然复杂,《印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中就明确表示,要在行业增长、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四大方向上发力。而绿色制造显然是避不开的中心点,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都是写入规划的发展路径。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四川、广西等各大省市自治区均已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引导印染行业进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通道。
如浙江,要求绍兴、温州、嘉兴、湖州严格控制纺织印染制造业产能,大幅提升单位增加值能效水平,加大纺织印染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改造力度;
如上海,要求印染行业加强企业内部废水利用;
如江苏,要求突破纺织绿色加工、再生纤维等技术;
如山东,要求依托泰安、青岛、滨州、淄博、烟台等地的优势,培育智能绿色印染基地......
近年来,“停产整顿”“淘汰关闭”“封停”成了最刺痛纺织印染人的大头针,江浙纺织厂家,无论是织造还是印染还是后整理厂均不能幸免。
未来去哪染布呢?
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到了纺织人面前,染厂一家家关门,传统纺织集群的印染产能越来越少,未来想去染布,又该去哪里染呢?

长三角这些传统的纺织集群,这两年印染产能无法跟随需求来扩张,导致了本地的印染产能严重不足,尤其是一些常规产品的产能。
此消彼长,印染产能与坯布供给出现了严重的错配。
有纺织人表示,他们现在染布基本都不在长三角这边染了,基本会运到湖北、安徽、江西等地的一些新开的染厂里,跟那边的染厂说好,他们派人来把要染的布拉走,几家企业的布一起集合到一辆大货车里面,染好再送回来。
这样染好的布平均染费会在比本地染厂加工便宜每米0.1-0.15元,虽说质量上会差上一点,但是也不会差到看不过去的地步,现在很多客户买货的时候更在意价格,唯一的问题是去染布需要跟单,如果是在江浙地区染的话,跟单还会愿意出差,但跑得远了跟单很多都不愿意去了。
这两年,不仅是染厂被腾退,伴随着产能的转移与扩张,原本织造集群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工人越来越难招,政策越来越紧,人工成本及其它一系列成本在不断增长,利润却在内卷中变得越来越微薄。
用上面那位纺织人的话来说,在外地染厂里抠出来0.1-0.15元,然后再从便宜点的原料里面抠出来0.3元左右一米,这些就是卖面料所有的利润组成了。
因为卖的布品质低,全靠跑量实际利润率可能只有6%左右,但算上80天左右的账期,其实最后赚到的也就是一点利息钱。
他感慨地表示,几位原本在做纺织的朋友,因为这两年生意实在是不好做,已经退出了这个行业。
花开花落自有时,春去秋来意满怀。一个行业的起起落落,总会有旧人退出,新人进来,现在看似行业进入低谷,这又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
资料来源:印染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