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以来,ICE棉花期货经历一波“过山车”行情,主力5月合约从90.84美分/磅一路飙升到盘中最高位103.80美分/磅,创2022年9月2日以来新高,近几个交易日又开启跳水回落模式,多头不仅没能守住100美分/磅关口,而且95美分/磅压力位也瞬间告破,2月下旬的涨幅基本回吐。
对于半个月来ICE期货的暴涨骤跌,棉花出口企业、国际棉商、棉纺厂都感觉有些懵圈,面对盘面如此快节奏的变化,大部分棉企表示存在“报价难、出货慢、合同执行不顺畅”等问题。黄岛某贸易商表示,2月中下旬以来,保税棉、即期和船货“一口价”大幅减少,为防范风险,只能采取基差报价、点价(含后点价)等模式销售,但美金资源仅零星成交。部分棉花企业趁ICE大幅上涨、郑棉跟进疲软的机会,小幅上调人民币资源基差,出货相对稍好,但随着ICE、郑棉触底回落,棉纺织企业、中间商观望情绪随之升温,补库力度减弱,采购周期延长,目前仅少量人民币基差资源成交。
从调查来看,受ICE期货大起大落、港口保税棉花库存春节后持续增加(几家大型棉花企业估测中国主港总库存或已接近55万吨)的影响,再加上2月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明显收窄(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从7.1795跌至7.1930,累计下跌135点,下跌超0.18%),因此棉花企业挂单、出货的积极性比较高,不再捂盘惜售,不仅2/3月船期2023/24年度印度棉的船货、即期报价较前几个月明显增多,而且港口保税M 1-5/32(强力29GPT)、土耳其棉、巴基斯坦棉、墨西哥棉、非洲棉等“非主流”棉花供应也逐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