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不少做外贸的纺织企业表示,明明客户存在需求,但因为美联储加息,他们申请不到外汇,所以下不了订单,近期,这种情况又在卷土重来。
美联储降息或被推迟
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梅斯特(Loretta Mester)周三表示,她预计今年价格压力将进一步缓解,允许美联储降低借贷成本,但前提是美联储“相当有信心”通胀将持续向2%的目标迈进。
“在某个时候,当我们获得更多信心时,我们将开始使政策正常化,回到限制较少的立场,但我们不必急于这样做,”她说。
美国劳工部上周发布的数据彻底打碎了市场上半年的“降息梦:美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5%,为2023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超出市场预期。与此同时,这也是美国CPI连续第三个月意外加速。
而市场也显然接受了这些信息。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市场目前预计“首降”最有可能发生在9月份,较原先6月大幅推迟,今年应能“勉强”降息两次。就在几周前,三次降息还是市场、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和外部分析师的主要预期。
亚洲货币遭遇重压
周二(4月16日)亚洲时段,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受到打击、中东地缘紧张局势又始终难以消散,亚洲货币在强势美元的“重压”下,遭遇了一场全面风暴……
无论是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韩元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亚洲前四大经济体货币,还是印尼盾、越南盾、菲律宾比索等东盟国家的小币种,在日内亚洲时段均无一例外遭遇了新一轮的卖压。其中,不少货币今日直接跌穿了关键的整数关口,另一些货币则创下了数月乃至历史上的新低。
其中,美元兑日元连续失守154关口,创34年新低;越南盾兑美元一度跌破25280越南盾兑1美元,创纪录低点;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跌至4.79马来西亚林吉特兑1美元,逼近自1998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巴克莱银行亚洲外汇和新兴市场宏观策略主管Mitul Kotecha表示,“大多数亚洲货币正不得不屈服于美元的强势。在美债收益率上升和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的推动下,美元在汇市上普遍走强,从而带动了亚洲货币的跌势。”
受隔夜强劲的美国“恐怖数据”零售销售数据影响,ICE美元指数目前已经刷新了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位,日内最高触及了106.44,这已是美元指数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走高。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彭博全球新兴市场货币指数日内则一路跌至了年内新低。
在人民币方面,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周二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28,下调49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7.0979。
尽管日内中间价的调整幅度并不算大,但离岸人民币仍在亚洲时段一路走低,创下了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曾一度最高触及7.2831。
一旦某个国家汇率贬值幅度过大,该国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就需要使用外汇储备,就容易产生外汇紧张,因此就产生了开头说的那种客户想下订单却申请不到外汇的情况。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非财富本身。双方明明有贸易需求,却受困于美元缺乏而没法达成,因此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一些变化:
俄罗斯、伊朗共同宣布推出加密货币进行国际贸易,沙特宣布同意以美元外的货币出售石油,南非宣布金砖国家希望绕开美元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国际支付体系,阿联酋和印度同时宣布以卢比交易非石油产品,巴西和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等,“去美元化”成为国际热词。
过去两年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总体上呈现贬值趋势,企业借助人民币贸易融资完成进口支付的动力显著增强。近两年,全球范围内人民币贸易融资规模迅猛增长,与企业的上述行为不无关系。SWIFT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货币中的占比一度达到5.8%,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披露,到2024年2月份,中国的所有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货物贸易现象占比是30%。
随着人民币在俄罗斯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3月份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市场交易中所占份额创下新高。根据俄罗斯央行的3月金融风险评估,人民币当月占到俄罗斯交易所外汇交易量的53%,在场外交易中的占比同样创出纪录,达39.6%。
另据马尔代夫媒体12日报道,马尔代夫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11日表示,马尔代夫将很快可以用人民币进行进口货品的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