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宁波采访了解到,在宁波有10余家如申洲、伊利宝、恒远制衣等规模较大的服装企业,正逐渐摆脱贴牌、代加工的“为他人做嫁衣”命运,运营自己的品牌。
以申洲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上海某国有纺织厂做到技术副厂长的马建荣,下海到宁波北仑开始创办纺织厂。他自己都未曾想到,其一手所创申洲针织已是中国较大规模的纵向一体化针织服饰制造商及出口商,集织布、染整、印绣花、裁剪与缝制四个完整的工序于一身,成为“亚洲第一针织企业”,风靡全球的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彪马等20余个世界名牌的许多产品出自其手。
“申洲这么好的面料,不能只让外国人穿;以我们现在的实力,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赚贴牌生产的钱。”某集团的副总经理介绍,去年由该集团投资约2亿美元的某服饰有限公司正式创建,标志着这家拥有5万名员工之巨的贴牌服装企业开始自创品牌了。
“我们的自主品牌马威(Maxwin)走的是时尚男女装路线。”据悉,目前该公司已成功邀请日本、港台知名服装设计师加盟,组建了专业设计师团队,未来3年内在全国有望发展至1000家门店。该集团的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马威服饰的面料和耐克、优衣库等其代工的大牌完全一样,但价格却是它们的三分之一左右。
马建荣认为,贴牌生产,投入少利润小;自创品牌,投入大风险大但利润丰厚:“用做外贸赚来的钱来培育自主品牌,再用自主品牌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才能让申洲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有了自主品牌,企业发展才有主心骨。”
据悉,申洲除自创品牌初获成功外,还准备建造一座30万锭的棉纺织厂,把上下游都打通,力争成为真正的全流程服装企业。徐惠国说:“通过两头延伸,我们等于完成了从棉花到成衣的设计、生产和销售这一完整的产业链。”
针对企业自创品牌,宁波市经信委副主任周学明表示,以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力合作的时代逐步结束,现实条件逼迫企业要适时而动地加快自主创新,实现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的转变,“培育一个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设计、采购、制造生产、物流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上下功夫,更要咬住“微笑曲线”的两端设计研发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