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一季度,纺织服装行业增速放缓,高库存、低出口、品牌建设滞后成为服装行业面临的三大难题。2012年是服装行业优胜劣汰、继续洗牌的关键时期,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在经历了 2010年的“过热”和 2011年的“过冷”后,我国服装行业进入“蓄势期”。由于原料市场波动较大,用工成本上升,用工难和用工贵,融资难和融资贵,外需市场低迷等,中小微企业面临困难诸多,2011年以来极大困扰了纺织服装行业。纺织服装行业 2012年第一季度增速放缓,高库存、低出口、品牌建设滞后成为服装行业面临的三大难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2年 1-3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服装产量 58.47亿件,同比上升 7.93%,增速相比去年同期下降 6.71个百分点。从一季度中国海关数据来看,2012年 1-3月,我国服装出口同比增速为 4.71%,相比去年同期下降 13.69个百分点,增速下降幅度达到74.4%。
内需有所回暖 库存成行业难题 从中华商业信息网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1-3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 7.41%,较去年同期放缓 18.82个百分点,其中 3月服装零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 15.19%。一季度服装零售额增速虽然较去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回落幅度较 1-2月明显收窄,且 3月扭转了 2月同比下降的局面。
从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量来看,3月服装零售量由 1-2月的负增长转向正增长,增速为 1.02%,较 1-2月累计增速提升 5.25个百分点。这也显示出国内服装消费市场有所回暖,与国内经济逐渐恢复有关。
“高库存”是服装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 2012年受“冷春”气候的影响,一些春装货品积压,销量不佳。以加工为主的服装企业库存问题相对缓和一些,这些企业主要是先接订单再生产,所以库存主要积压在原材料上。
出口遭遇瓶颈 订单大幅缩水 欧债危机的乌云久之不散,作为国际市场消费主体的欧盟复苏乏力,制约了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 1-3月,我国服装对欧盟和美国的总出口额同比下降 1.58%;对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同比均出现下降,分别为 3.37%、0.69%、1.42%;对美日的出口虽有所增长,但增速同比分别回落1.28个和 16.03个百分点。
品牌知名度亟须提升 我国服装行业目前多以加工制造为主,在逐渐提高产品附加值过程中,知名度扩大成为亟待实现的目标。在加强文化熏陶与沉淀的进程中,我国服装品牌可以逐渐提高与国际品牌在市场上竞争的实力。
品牌发展应对之道 加强数据分析,走集约之路。为了消化库存,不少企业进行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如设立专门的数据中心,用以控制库存;进行渠道改革,包括在零售终端提高运营效率、建设清货渠道等;加强产业集群建设,以集约化方式,完善供应链,促进产供销一体化,控制最优库存。
把握订单流向,正确选择市场。在外需低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准确把握订单流向,明智选择市场就成了出口“逆势”增长的制胜法宝。可以根据该国或地区经济形势,以及上个月出口现状决定下个月出口策略。
一方面,我国加工成本高企使海外客户试探性寻找新货源;另一方面,竞争国在海外投资和国内产业政策带动下实现了快速提升。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订单转移难以避免,但是新的平衡尚未达成。未来一两年订单的转移速度、方向、方式等都是我国服装行业密切关注的要点。
掌握时尚脉搏,寻找国际合作。为提高竞争优势和地位,不少企业开始拓宽国际视野,寻求跨国合作。以纯在国内拥有数个设计中心,在伦敦也建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便于和国际时尚第一时间对接。李宁与美国公司合资成立了“数字李宁”,通过电子商务网站开拓美国市场。
服装行业走势展望 面对近年来 ZARA、H&M、优衣库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冲击,我国服装行业应提高研发设计水平、深化品牌建设、增加科技应用、开展资本运作、创新营销模式,从而实现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产业进入平缓发展期。在经历了 10年高速发展后,我国服装行业进入了调整期,特别是出口增速有所缓慢,服装行业利润分配格局也将进一步改善。
产业进入集约化发展阶段。企业集团、产业链集团、品牌集团、跨国集团等大型产业集团群体将迅速发展壮大,以大型产业集团为核心的“星系化”发展模式,将对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格局重塑,起到明显的推动和调节作用。
产业国际化步伐加速。产业国际化进入实操阶段,国际化将深入行业各个环节和领域,国际化将呈现多元化,供应链国际化、研发设计国际化、制造国际化、市场国际化、渠道国际化、品牌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外延服务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等均将作为国际化的手段和方式在行业内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