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湖塘?你是做纺织的吧?湖塘这里100户人家里至少60多户做的是跟纺织相关的事情……”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这是很多常州出租车司机在听说客人去武进湖塘镇后的第一反应。
支柱产业遭遇“夕阳”? 在湖塘镇,人们谈得最多的是纺织,广告牌上见得最多的也是“纺织”。作为中国“织造名镇”,湖塘镇纺织产业近年来年产销均超过200亿元,各类纺织企业超过2000家,相关就业人员10余万人,其中,色织占到了整个产业的70%以上。
不过,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纺织产业总体呈现出的下滑趋势,湖塘镇的支柱产业也受到了影响。来自武进纺织业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武进纺织业占当地工业比重25%左右,但近十年来不断下滑,2011年已降至8.6%。此外,纺织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也由原来的7%左右降至2.19%,年销售超10亿元的企业有2家、超亿元的企业31家,不到总数的3%。
小编对比了“网上轻纺城”的数据后还发现,7月12日,产自安徽的“OE7S”全棉纱价格为17100元/吨,而到了8月27日,该规格棉纱价格已涨到了17200元/吨。“湖塘纺织主要以色织面料为主,棉纱是主要原料。从这两年行情来看,纱、人工等成本不断上涨,企业感受到了很大压力。”一位从事多年棉纱生意的老板表示,去年湖塘已经倒掉了一些小企业,今年一些中小型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
“夕阳”,似乎成了湖塘纺织产业的一个写照。
“个性化”成危机突破点 对于湖塘人来说,纺织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已有多年,即便产业大环境不佳也断断不能选择放弃。
李婵是湖塘某企业的服装设计部负责人。一个月前,李婵接了一笔奇怪的订单做一件衣服。对于企业来说,批量订制意味着效益,用既定面料做一件衣服,对于从事设计近10年的李婵来说还是头一遭。“一个朋友在一家商场看见了一件标价8000元的衣服,于是拿了照片来让我们做。现在人都怕"撞衫",也更注重消费合理性,所以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李婵花4天的时间,收费700元,按要求交付了朋友的订单。
“一件的订单第一次做,不过少于100件的非量产订单这两年却是常有的事。以往我们完全是拿客户样品做不同的尺码出样,可现在,客户提供设计图小批量出样已经占到业务的一半。”李婵介绍,湖塘纺织产业主要以面料为主,色织产业规模占全国25%左右,而现在,不少企业开始由做面料往做成衣方面转变,并且加大了对于个性化服务的开拓。
个性化的面料、服装设计、订制让湖塘的纺织在艰难中开辟出了一条道路,也给许多中小型纺织企业带来了生机。一位企业负责人给小编算了一笔账,成规模的企业在电脑色织打样机、宽幅机等设备方面的投入至少要达到百万元,在湖塘,员工数在25人以下的小企业多达几百家,这样的设备投入难以负担,而如果做个性化定制,仅需10万元左右设备就能够满足小批量订制的要求。
共享平台捍卫支柱产业 2007年3月,在省经信委的培育和指导下,“江苏湖塘色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下简称“平台”)正式建立。2011年,该平台被国家工信部授予首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技术类)”。实践证明,“平台”在提升产业层次、维持产业发展方面正起着积极作用。
崔瑜梅是“平台”面料设计出样中心主任,前不久,她刚刚按照韩国客商要求完成了一次面料设计出样。“对方拿了一红一绿两条带花纹的围巾,要求做成一条正面红、反面绿且花纹一致的样品。”如果是以往,这样的任务往往需要那些大企业来完成,而现在很多企业和客商则将其交给了“平台”。“我们平台还有权威的检测中心、商务信息中心、研发服务中心等9个部门,希望通过技术推广、应用,形成湖塘品牌的区域效应,从而让湖塘纺织能够在国内外叫得更响。”
数据表明,“平台”的这些综合能力,是湖塘当地80%以上的中小企业所不具有的,直接或间接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