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被邀请到中国服装论坛现场。当时,他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不是要追求好的设计,而是需要正确地设计。”他认为好的设计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到底什么是好,无法定义。“大家要思索的是,什么才是正确的东西。”
正确地设计
我们现在身处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微博等工具的出现导致了信息更加碎片化,有价值的东西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对于设计而言,要从纷繁复杂、鱼龙混杂的设计中解脱出来,进行发现和有效整合,进行正确地设计,将真正有价值的设计传递给消费者,变得很重要。
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易中介认为,正确的设计一定要有立场,设计师一定要思想正确,同时要宽容,能够接受新事物。“如果设计师没有价值观,就没有东西可做,也就永远不能够正确。”
著名平面设计师刘治治认为设计在初期大多数时候是没有正确与否的分别。当一个设计在公布后,如果得到了更多人的接受,才会显示出设计的正确,并且被人消费。“在西方,他们的设计师都是被普通人所消费的。我认为中国的设计师也应该如此,比如我设计了海报、奥运会标志等,这些东西都应该是能够在公共层面上进行消费的东西。”
刘治治还认为,设计师很重要的一点要遵循一些科学的逻辑和科学的组合,要保证最大的公共性,关心最普通人的需求。
刘治治的话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好的设计就是恰当的设计,是蕴含着公共性的能满足普罗大众需求的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方晓风认为,设计师始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人们讲设计都强调风格,事实上背后支撑每一种风格的是人的价值观。
方晓风举了一个例子。他曾经指导过一位学生的设计,其设计作品名字叫“都市混合剂”,设计作品以北京朝阳公园旁边的蓝色港湾作为“主角”。众所周知,蓝色港湾是一个商城,周围的商业气息比较浓厚。于是,这位学生调查了蓝色港湾周围大概方圆两公里范围内的居住区情况,发现这个居住区的人等级差异非常大,有很多有钱人住高档公寓的,也有拆迁补偿过来住公房的人。
事实上,对于蓝色港湾这么一个大型商业街区,本来应该是一个公共空间,但由于它也是一个商业空间,有着一定的消费门槛,这时候它虽然作为公共空间但实际上却把很多人挡在了门外,“拒绝”他们的进入,不够开放。对此,这位学生就产生了一个概念,希望在蓝色港湾里面,植入一些更开放的公共空间,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所以他起的名字叫做“都市混合器”。方晓风说,虽然他觉得这个设计谈不上非常好,但是他非常欣赏。“作为一位学生,他有意识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并且在思考怎么用设计去介入社会,怎么用设计来表达社会有可能产生的冲突和不冲突,非常有意义。”
表面看来,方晓风并没有直接给出怎样的设计才算正确的设计。但是,透过他的话,我们不难读出这样的意味:作为一位设计师,应该是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有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设计出来的作品其内涵要超越外观表面,能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有充分的包容性。
记得多年前,中国服装论坛在CHIC(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期间,将日本良品计划(MUJI无印良品)株式会社取缔役会长松井忠三,以及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请到了论坛现场。他们都非常强调在设计中,“理念”的重要性。松井忠三认为,MUJI追求设计不仅要极简而且功能也要得到强化。极简加上功能这两者兼具,这是MUJI的一个理念,很多的超级大品牌追求的也是这个。同时,MUJI每年都会确定一个大主题,这个主题会有一个关键词,比如水。MUJI希望让其商品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存在,而且能够自然地融入到不同地方的人们的意识和生活中。松井忠三表示这也是MUJI开发产品的一个理念。
深泽直人表示,他在设计中追求“自然而然”。这个“自然而然”实际上就是“不受设计师想法左右”的意思,即自然而然地出来这种东西。同时,他还认为,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东西应该与环境是一体的,在其产品中要抹去设计师的影子。
设计与商业的平衡
对于大多数服装设计师而言,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个只求天马行空搞创意的年代了。毕竟,如果设计师仅仅只有好而产生不了价值的创意,即设计师的作品不能有效转化为能被市场所接受的商品,设计师或设计师品牌的价值根本无从体现。
国内著名服装设计师高杨认为,设计师在最初的时候,都认为自己很棒,认为自己是艺术家。但是经过一段时间,设计师往往都会陷入如何平衡适用性(商业)与意识性(设计、艺术)的困惑中,甚至会感觉痛苦。做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正梦想的过程,只要自己的大方向不变,其过程也是在服务于梦想,而不是偏离了轨道。
高杨说,他曾经也在商业与艺术中间迷惑和彷徨,但后来他意识到他如果要用技术或者艺术去支撑梦想,要在设计这条道路上很好地走下去,就必须要在商业上做出突破,这样梦想才能被坚持,做出更好的设计。他还认为,设计必须要商业化,这样设计师也才能走向世界,发出中国设计的声音。
国内著名平面设计师顾鹏亦认为,设计要跟商品项目进行结合,基于商业创作的设计才会有意义。在此过程中,他认为设计师首先要了解企业的战略、团队、领导层以及领导层的一些理念、消费者等,特别是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对于设计而言非常重要。“在商业化过程中,设计师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才能进行专业的选择。”
国内著名服装设计师施杰是女装品牌“杰施”的设计总监,他于1998年创立了该品牌。近年来,凭借着独特的文化创意表达以及良好的市场运作,“杰施”品牌获得了快速发展。施杰认为,运作品牌,必须要懂得巧妙地平衡设计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很难平平衡。“我们对商业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设计师做商业中间有时候要走很多的弯路,因为设计师有时候比较理想化,想要坚持自我但又不愿意轻易跟市场妥协。我走弯路的过程也是我们在不断地在设计和商业二者间寻求平衡的过程,为了让设计和市场更好地进行对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件好事。”
对于施杰而言,他在设计方面一直都保持遵循内心,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感触、感悟,提炼出设计思想,然后借产品来表达。他对于“杰施”品牌一直倡导的是将中国传统的文化与服装进行嫁接,因为对于“杰施”来说,出身杭州这个江南之地,天生受杭州历史文化、丝绸文化、山水文化的感染,用灵动飘逸的特有中国东方气息来表达产品,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只是,关键在于,要让这种创意表达得到市场的认可。对此,施杰坦诚他一直在寻找平衡。
据施杰介绍,2006年之前,他一直在设计和商业间寻找平衡,注重积累,这个时间段比较久。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从2006年开始,施杰真正地将“杰施”带进了设计师品牌运营化阶段,通过这个品牌去传达自己的思想。
2006年,施杰在北京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做了第一次发布,“杰施”正式进入了设计师品牌架构和系统化表达阶段。从2008年开始,“杰施”连续参加了CHIC(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进一步向业界传达其品牌思想、风格和文化。从2010年开始,施杰以设计师身份参加了巴黎时装周的中国创意展,用现代的手法和现代的设计通过服装去表达中国传统艺术理念。
在施杰眼里,“杰施”理所当然的是一个中国自主品牌,表达的就是中国文化。也正是他用国际化的思维、现代的手法去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里一些东西,同时又能兼顾市场,让施杰在去年获得了旭化成?中国时装设计师创意大奖。
据了解,目前国内服装行业都特别重视服装设计的商业落地,也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探索的事情。比如,由法新时尚国际机构联合法新艺术国际机构和法新传媒国际机构,策划成立了创意联盟,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艺术交流平台,成员包括被法国高级时装公会授予“高级时装”称号的顶级设计大师、国际知名设计师、中国创意设计新锐以及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联盟旨在加强时装设计师及艺术家的创意沟通,扶植天才型设计师拓展商业渠道,提供时尚产业资讯及顾问服务,通过定期在全球举行秀展、酒会、Showroom展示、商业签约等活动,推动创意设计与当代艺术发展,为原创群体力量开拓商业前景,助推中国时尚产业升级。
另外,由法新时尚国际机构与中国服装协会联合主办了CCDC(中国时装设计创意邀请赛)。该赛事自2008年开始举办,每年都选拔出当代中国最具成长性和冲击力的设计师品牌,通过巴黎时装周官方日程活动China in Paris,这些中国创意力量在巴黎接受国际商业化与国际媒体的双重检验。据了解,法新时尚国际机构将CCDC与“China in Paris Show room”的商业项目联系起来,每年10月定向邀请30位当代中国有杰出影响的品牌及设计师,通过评审选拔出晋级代表,他们将有机会参加次年在巴黎举办的“China in Paris中国当代创意Show room”及全球巡展,一方面展示中国当代最具冲击力的创意力量,另一方面对接国际商业渠道,提升中国设计师品牌及设计师的商业价值,吸引国际时尚权威对中国创意设计力量的关注与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