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发布数据显示,在刚过去不久的“双十一”,重庆地区的服装成交数量超过160万件,销售总金额过亿。但从全国来看,这个数字并不漂亮。
重庆纺织服装产业曾创造过辉煌。上世纪90年代前后,随着大量跨国品牌的涌入,本土企业元气大伤。
为扶持壮大服装产业,去年,市政府发布了加快服装产业发展的意见;今年10月12日,重庆纺织工业联合会挂牌成立。会上提出,未来3-5年内,力争全市纺织服装销售收入超千亿元。
瓶颈难突破家底不厚实
中国服装(000902,股吧)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生产的400多亿件服装中,“重庆造”仅占2%。
造成本土服装企业发展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很多,如人才缺乏、资金匮乏、品牌建设不力、产业链缺失等。
在重庆的服装厂里,主力工人是70后,只有极少数80后、90后,大多数年轻人不愿从事服装加工这一行。“因为人手不足,有些企业根本不敢接大单。”重庆温馨服装厂老板温建荣说。
市工商联轻纺服装商会副会长程其飞透露,目前,我市专业服装设计人才和生产管理人才较少,“我们商会的300家企业中,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就达1500人左右。”
在市工商联轻纺服装商会秘书长李勇眼中,重庆服装产业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产业链缺失。
每年,重庆洋洋无纺布厂老板蒲晓阳都要从江苏、浙江等地引进无纺面需要的原料。“每到旺季,服装企业都是分秒必争,谁的新产品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谁就占领了制高点。但因为重庆没有成熟的产业链,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下风。”他算过,同样的服装,重庆造的成本比杭州等地高一成以上。
更让程其飞担心的是,目前全市有4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大多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全国驰名商标屈指可数。
企业自发转型升级,种种瓶颈,重庆纺织服装企业如何突破?
一些企业决定抱团发展。
今年1月,朝天门市场服装企业协会旗下的500多家企业,发起成立朝天门服装行业产业联盟,组建重庆尚盟实业公司,吹响集结号。
尚盟副董事长牟卫坦言,企业不能靠单打独斗,重庆服装产业需要一个联盟,形成以设计、营销为核心,以生产加工、现代物流为基础,以传媒、信息等为配套,打造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新型服装产业集群。
据了解,尚盟还打算建设西部时装产业园,引进拉链等配套企业,并在现有的近千个渝派服装品牌中,选出50个品牌进行重点包装,打响知名度。
另一些企业则打算通过开拓电子商务的销售渠道来实现转型。
在菜园坝,西南首个专业电商服装批发城正在建设中。在这里,实体店与网店合二为一。实体店主要功能是商品展示和零售,电子商城网店则负责接收订单及网络推广。
剑指西部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升级重庆纺织服装产业,政府层面也给予了积极支持。
去年底,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力争在2015年,重庆纺织服装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350亿元。这一数字,是目前销售收入的6倍。
意见中提到,对经认定的服装设计师,以个人或公司名义在重庆注册并实质性运行的公司,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贷款金额300万元以内的,给予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贴息。凡获得市级及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也可获得一次性奖励。
不少企业认为,《意见》带来了发展的红利。段记西服董事长段远红便打算乘此“东风”,选择1-2家沿海或外资服装配套加工企业进行合作。
今年10月,重庆市纺织工业联合会宣告成立。此外,结合我市的五大功能区域建设,市经信委也启动了六大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的建设。
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六大基地建设预计新增投入将超过20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达500亿元,使重庆成为中国西部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较为完善、具有相当规模和重要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