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储棉,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及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三部门联合发文:自2014年4月1日起,标准级棉竞卖底价由18000元/吨调整为17250元/吨;凡购买新疆区域内仓库存放国产储备棉的纺织企业,可按照3:1的数量比例竞买储备进口棉;取消纺织企业购买储备棉数量限制,但所购买的储备棉仅限于纺织企业之间调剂。但棉纺织厂、棉花贸易商(进口企业)以及外商普遍高度关注的“竞拍国储棉按4:1或3:1搭配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的传言并未涉及,青岛、上海、张家港等地棉花进口经营企业反映非常失望。部分外商推测由于3-4月份是棉花调控政策集中出台期,为稳定棉花市场、期现货价格以及农民、棉纺厂以及棉花进口企业的情绪,不至于“手忙脚乱”,相关部门故意放缓“国储棉与滑准关税配额捆绑”和2014年新疆试点直补目标价格出台的节奏,增发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或加工贸易配额已“箭在弦上”,主管部门一直在寻找“松手施射”的机会。
那么调整储备棉销售有关政策将对进口棉市场有哪些影响呢?笔者分析如下:
一、如短期无增发棉花进口配额的消息出台(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港口保税棉、船货以及即期装运外棉的出货将更加艰难,保税库压力只增不减。其一、3月底中国用棉企业比较关注的美国C/ASM、美国EMOTSM、澳大利亚SM以及乌兹别克斯坦SM级棉的保税棉报价分别达到106.5-106.8美分/磅、103.8-104美分/磅、108.5-108.8美分/磅以及107.4-107.6美分/磅,1%关税和滑准关税下的报价分别集中在16150-16900元/吨、16850-17450元/吨(均不计配额的转让价格),从表面上看同标准级棉的抛储底价基本靠拢,外棉竞争优势很不明显;其二、相对国储棉,保税外棉也普遍存在品级一致性差,尤其是美棉近两年比较突出(低等级高商检数据)、长度不足且机采棉短绒含量偏高,亏重幅度明显高于2%的情况;其三澳大利亚可供的皮棉大多为中后期花,不仅数量不足而且马克隆值偏小、可纺性下滑,乌兹别克斯坦棉性价比偏低且国营出口商要求买家全额预付款才发货,进口企业资金占用压力较大。
二、国储棉竞卖底价下调对已清关外棉的冲击比较大,特别是印度棉、少量西非棉以及墨西哥、巴西等地中低等级外棉。据调查,3月下旬以来印度棉S-6、布基纳法索(马里、乍得)SM-1-1/8、墨西哥SM-1-1/8港口人民币报价分别是为17500-17900元/吨、18700-18900元/吨、19200-19300元/吨,明显高于自4月1日开始的标准级17250元/吨抛储价,而且从品质上来讲,2013年度印度棉、非洲棉并不比2012年度、2013年度国储棉的内在指标强,外棉的竞争优势无法体现。但由于1%关税内配额转让价格高且目前使用率比较低,进口企业成本已与市场销售价“倒挂”,因此清关外棉会表现出比较抗跌的架势,价格下调对贸易商而言就是“割肉”,因此成交价不会大幅下挫,一步降到位,而是缓慢向17250元/吨靠拢。不限量降价抛储,中低等级棉的供应量将非常充足,对外棉而言如“泰山压顶”。
三、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储备棉所关联的配额发放的时间与去年基本一致,国家会在次月的第一个星期就把上月配额分给各省,并且3月底到4月或将发放一批加工贸易进口配额,所发放的加工贸易配额总量与去年一致。2013年中国进口外棉414.93万吨,扣除缴纳全关税进口量30-40万吨以及1-2月份有约5-10万吨使用的2012年1%关税内配额进口,全年发放配额总量约350万吨,因此港口保税棉以及很多尚未装运的船货并不必着急(2013年在港口外棉“堆积如山”,棉商和进口企业“焦头烂额”的时侯,中国政府增发棉花进口配额,大量的港口外棉涌入中国市场),只要有足够的加工贸易、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外棉在价格和一次性供货量上的优势终将体现,只是清关后的价格须以17250元/吨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