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明明是表现单调、朴实无华的“幕后英雄”,却一步步在华美的聚光灯下站上了时尚T台,踩着摩登的“猫步”,创造、演绎出属于纤维自身的独特时尚潮流风向;原本明明是个依靠下游客户订单生存发展的B2B行业,却凭借前瞻的思维、大胆的创新和不懈的坚持,练出了融合终端时尚业B2C的“潮范儿”……如果说一个行业也有气质,那么这些年,中国纤维的气质就发生了这样的蜕变。
备受产业链上下游关注、被誉为“纤维界流行风向标 ”的 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0/2021发布近期落幕。与这个活动的“主角儿”——中国纤维的气质一起发生蜕变的,还有一家企业—— 盛虹集团。自发布举办的第二年起,8年来,盛虹的名字始终与其紧紧联系在一起。本次发布活动上, 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还荣获“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特殊贡献奖”,可谓实至名归。
从当初营销部员工不理解,内部不乏反对之声,到此后“名利双收”、尝到甜头,连续多年,盛虹集团支持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的感受和收获有哪些?作为差别化聚酯纤维行业“领头羊”,盛虹集团当前贯彻怎样的发展战略?有着哪些发展新动态?日前,记者采访了 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梅锋。
以战略眼光力推“公共平台”建设
时间倒回2013年,经历了此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后,各国经济逐渐恢复,“探底回稳”成为中国经济这一年的主基调。在此大背景下的我国化纤行业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经历着一轮产业周期调整,行业投资投产降温,产量增速明显回落,结构调整继续加深。此时,刚刚迎来第二年发布的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尚且步履蹒跚,“摸着石头过河”,力图在过往传统的“规模驱动”之外,探求到一条能够使行业实现更长远、更有内涵、可持续发展的新驱动力和新发展模式。
“与其支持这样的行业活动,我们还不如用这些钱去下游客户集中的地区多办几场新产品推介会。”刚知道公司要冠名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时,盛虹集团营销部内部传出了这样一种声音。但缪汉根在业界向来以有着战略性眼光和果敢决断力而著称,显然,他把目光放得更长远。“我们支持。”缪汉根下了决断。
“ 我国是世界化纤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应用性能、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当时的情况下,要让国内产业优势转变为国际竞争优势,单靠一两家企业远远不够。而‘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从整个产业出发,努力打造一个‘生态圈’协同发展、创新引领的平台,放大整个行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这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件好事,也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参与的重要原因。” 梅锋说。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年11月,我国开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随着这一轮周期性调整结束,化纤行业也步入发展新阶段。2015年,我国化纤产量为4831万吨,占全球化纤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0%,化纤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70%提高到了84.1%。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指出,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从化纤大国到基本建成化纤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化纤工业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三品”战略的关键时期。
到了这一阶段,经过几年的大力培育、推动和连续发布,“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价值逐渐凸显,提升了企业品牌效应和经营效益,逐步形成了化纤产业链上下游有效对接的新模式。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项具有创新价值和战略意义的活动,“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出现在了该《意见》中。《意见》中把加强品牌建设、扩大优质纤维的影响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 继续促进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加强企业品牌建设,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推动企业品牌国际化。”
随着一年年深度参与发布,盛虹集团内部当初反对的声音再也没有出现。相反,无论是研发人员与下游服装零售品牌开启了联合研发纤维新合作模式,还是营销部人员深入全国各产业集群地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他们都能明显感觉到,这几年,盛虹逐渐开始能紧随终端品牌客户流行趋势和个性化需求,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发,下游客户对盛虹的品牌知名度和差异化产品研发能力也越来越认可。而这,在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盛虹坚定不移地连年支持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带来的“潜在价值”。
从2013年起就深度参与到发布活动中至今,8年来经历的点点滴滴,使梅锋的感触非常深。
“一路走来,感慨良多。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向同行学习的机会,促使我们在设备升级、自主研发等多个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同时,通过这一平台,强化了我们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协同,为我们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帮助。而且,‘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也为盛虹的品牌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几年,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已经从‘活动’向‘平台’转变,我们希望它能够继续加大品牌化推广力度,继续强化和巩固‘平台化’运营效果,并能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不仅成为国内化纤企业的交流和推广平台,还成为中国化纤产业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和舞台。”梅锋说。
坚定走差别化和全产业链发展之路
盛虹集团是国内聚酯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目前,差别化涤纶长丝年产能为210万吨,差别化细分产品种类超过百种,以高端产品DTY为主,产品差别化率超过90%。
盛虹集团的涤纶长丝产品主要采取熔体直纺和切片纺两种生产工艺生产。其中,切片纺虽然体量不大,但具有开工灵活的特点,主要用来生产新产品以及部分拥有较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差异化产品的小批量生产,包括再生纤维、双组分弹性纤维和海岛丝等产品。
自2003年进军化纤行业以来,盛虹集团就始终秉承“不搞重复建设、不做常规产品、不采用常规生产技术”的思路,主攻超细纤维、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和生产,并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差别化纤维专家”。其多项核心技术在化纤行业都处于领先地位,包括超细纤维、记忆纤维、生物基合成高分子纤维、全消光熔体直纺聚酯纤维、阳离子超细纤维等技术。
梅锋介绍:“多年来,盛虹一直注重涤纶长丝的差别化研发。目前,我们的产品开发模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另一种是根据终端客户需求进行私人订制,与下游客户共同研发。”
与此相匹配,近几年,为了提高上下游产品的适用性和整体研发能力,公司营销人员不但和下游织造客户进行商务交流,还和下下游的客户,甚至终端品牌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机制。从产品的源头开始进行定向定点式的研发和服务。
梅锋介绍:“终端品牌掌握着市场流行趋势的一手资料。与他们直接合作,使我们能提前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合理安排产能,并积极研发、布局新产品。比如,国际运动品牌当前非常注重绿色环保,纷纷制定了用再生涤纶替代原生涤纶的计划。这两年,我们加大了再生涤纶的研发和生产力度,2019年的订单增长很快。同时,由于公司的差别化涤纶长丝产品在品质、功能、手感、色泽、花型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替代成本较高,与终端品牌开展长期合作,还有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提高公司产品的议价能力,使公司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这在近些年盛虹集团入选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产品中也得到体现。如仿棉涤纶产品“富达棉”,于2016年投入量产,该仿天然纱线制成的面料有着良好的手感,吸湿速干、透气性好。由于其可代替棉纱令面料,带来更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运动休闲适用性,可广泛用于体育休闲服饰、床上用品等领域,该品种的年销售增长都在2倍以上。另外,2017年投入量产高弹性复合涤纶“BEY”,引领运动,休闲等弹性面料走向了非氨弹的新纪元,该系列的年销售增长达3倍以上。
同年,盛虹响应全球碳减排,通过回收再利用瓶片作为原材料进行纺丝。短短2年已经成为国内最主要的再生涤纶长丝的生产厂家,在多元化、多规格的衍生产品上,也做到了全球领先,得到了国内外终端品牌客户的认可。
还值得注意的是,在差别化之外,全产业链发展是盛虹集团当前坚定贯彻的又一思路。
近几年,盛虹集团不断向聚酯产业链上游拓展。其PTA业务的生产主体为虹港石化,目前已形成150万吨/年的PTA产能,且仍有PTA在建产能240万吨。
尤其是在民营化纤龙头纷纷进军炼化环节的大潮中,盛虹集团也加入其中。作为国务院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重大项目——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规模为1600万吨/年炼油、280万吨/年对二甲苯等,预计将于2021年年底投产。今年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发展虽然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在一季度我国抗疫的关键时期,该项目克服重重困难,在第一时间实现了复工复产,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建设。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完全建成后,其生产的PX将能够直供虹港石化生产PTA,其生产的乙二醇也将和虹港石化生产的PTA一起供给下游的盛虹化纤,生产聚酯产品,届时将全面形成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全产业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