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6日,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五届年会在京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高勇做主旨讲话。以下为发言全文:
纺织行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十四五”发展重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 高勇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纺织行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经受住了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考验,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严重冲击,竭尽全力保障了重要防疫物资的供给,稳步推进复工复产,支持国民经济及社会就业回稳,同时坚持深化转型升级,在纺织强国建设道路上坚韧前行。2021年,“十四五”新发展周期已经开局起步,国际形势的复杂严峻性依然不减,由新冠疫情衍生而来的风险因素众多,纺织行业身处深度调整转型阶段,必须勇于突破自身发展约束,积极应对、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努力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更好服务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要求。今天,借中纺圆桌论坛平台,我想与大家交流一些关于纺织行业2020年发展情况的信息和对“十四五”发展重点的看法。
一、纺织行业2020年经济运行概况
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整体处于深度调整转型、着重提升发展质量的阶段,经济总量增速持续放缓。从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开始,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呈现明显的阶梯状放缓态势,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指标增速也呈现波动下行走势。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引发世界经济衰退、市场需求萎缩,纺织行业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下滑,出口则在口罩等防疫物资拉动下出现超预期逆势增长,与此前年份相比较,经济运行轨迹发生明显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7%,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约18%。主要大类产品中,仅有无纺布产品明显增加,1~11月同比增长14.4%;化纤产量进入四季度后实现微幅正增长,其他产品产量均较上年同期减少。
在总量规模同比下滑的情况下,2020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中依然不乏积极表现:
一是经济运行触底回升。自3月起,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纺织行业各项运行指标增速均呈现持续回升走势。例如,1~11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升了13.4、3.6和1.5个百分点;1~11月规上企业销售利润率为4.3%,不仅较2月底时2.2%的水平显著好转,还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二是内需市场持续回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降幅从年初超过30%逐步收窄至1~11月7.9%,8月以后单月零售额一直保持正增长。网上销售由于更加符合疫情之下安全、便捷的消费需要,销售规模恢复更为迅速,到7月底全国网上穿类商品零售规模已超过上年同期水平,1~11月同比增长5.9%。
三是出口竞争力稳定释放。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到2912.2亿美元,同比增长9.6%,出口规模接近行业在2014年创下的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对出口的拉动作用突出,占行业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5%左右,这使得纺织行业出口结构发生变化,纺织品出口额首次超过服装,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2.8%。服装出口形势上半年较为严峻,但下半年随着海外经济重启,我国纺织产业体系的完善性和供应链运转的稳定性优势显现,服装出口逐步好转,到年底出口额降幅已收窄至6.4%,自8月起单月出口额均实现正增长。
四是产业链部分环节表现良好。产业用纺织行业在防疫物资拉动下,经济运行态势持续良好,1~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8.6%。家纺行业生产及盈利规模均已超过上年同期水平,1~11月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0.3%和21.7%。
二、 “十四五”时期纺织行业的发展基础与形势
曲折坎坷的2020年为“十三五”画下句点,回看过去五年,我国纺织行业在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的基础上继续实现长足发展,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稳步增强,纺织行业不仅保持了产业体系完整、供给规模稳定优势,而且全产业链先进、优质、绿色制造水平均显著提升,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得到巩固,在国际纺织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加大。从规模上看,目前我国纤维加工总量约占全世界的50%,化纤产量约占70%,出口总额约占三分之一;从综合能力来看,我国纺织产业链从门类品种、产出品质,到生产效率、自主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普遍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不存在严重的短板环节,纺织行业在“十一五”时期构想的纺织强国目标基本如期实现。根据中国工程院对我国26个制造行业开展的竞争力评估结果,纺织工业是我国在全世界居于先进位置的五大产业之一,在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中处于第一梯队。
“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层出。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贸合作机制发生改变,总需求增长放缓趋势难以避免,贸易环境风险将持续存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推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纺织产业分工合作格局发生重要变化,我国纺织行业参与国际贸易、投资及供应链合作的难度必然将有所增加。但在风险丛生的形势下,发展机遇依然存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如期完成,经济发展长期向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持续释放,将推动空间广阔的内需市场不断升级,为纺织行业提供最为核心的发展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材料技术占据科技革命前沿,纤维新材料以高性能、多功能、轻量化、柔性化优势替代传统材料,为纺织行业实现价值提升提供重要路径;我国科技创新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新科技应用主体广泛多元,为纺织行业科技创新提供优越条件,强化科技创新的发展主引擎作用。
尽管形势复杂,站在强国目标基本实现的基础上,纺织行业有理由坚定面对未来的信心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立足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精准把握国际产业格局调整特征,正视与发达国家在前沿科技自主创新、品牌及时尚软实力、绿色发展主导能力、国际供应链掌控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强化制造体系优势,解决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在新格局中开辟新局面,实现新发展。
三、“十四五”时期纺织行业的发展重点
“十四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开局起步。纺织行业将立足我国现代化发展新目标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在坚持科技驱动、时尚引领、绿色导向的路径基础上,以科技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引领,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优化产业体系,以“十四五”为新起点,适应新形势,谋求新突破,跨入新征程,实现新发展。
关于纺织行业在“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我想着重与大家交流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坚持自主自强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
1.加快纤维新材料及配套装备自主创新,补齐产业链短板。加快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突破,实现碳纤维、对位芳纶、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更优性能、低成本、规模化生产,发展配套专用技术装备,填补产业链尖端技术空白。发展聚乳酸、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生物基聚酰胺、壳聚糖等生物基纤维,突破单体、原料规模化生产技术,开发差别化产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纤维原料技术路线,解决石化原料比重偏高问题,提升产业链安全可控性,稳固融入国内大循环。发展功能性、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等纤维新材料,提升品质与性能,丰富产品线,强化基础纤维材料长板优势,更好满足全面小康社会条件下更加多领域、多元化、多层级的消费及应用需求。
2.坚持提升绿色制造能力,打通可持续发展路径。大力研发并推广应用纺织绿色制造技术,着重推进生态印染加工关键技术突破,发展高效低耗及短流程印染技术、非水介质印染技术、绿色纺织化学品、印染废水高效低成本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等,进一步优化纺织面料的品种品质和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加快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突破,提高整体技术水平,解决制约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增强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推行绿色纤维材料、绿色面料等产品设计开发,建设绿色纺织工厂,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示范。布局开展碳排放相关计量管理、碳中和前沿基础研究等工作,为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有益贡献。建立起适应绿色发展需要的行业综合服务体系,完善绿色标准体系,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3.发展高端纺织制成品,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地位。加强纺纱、织造、非织造、染整、缝制等全产业链精细化加工技术的研发应用,全面强化先进、优质制造产业基础。融合新材料、新技术与内需消费升级趋势,开发具有高舒适度、易护理、抑菌保健等功能性及多功能复合的高端纺织制成品,高品质天然纤维产品,具有感知、调节等功能的智能纺织品,不断提升服装服饰以及家用纺织品的品质和科技附加值。大力推动非织造技术、复合材料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用纺织品先进制造技术水平;针对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应急与公共安全、土工建筑、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拓展纤维材料应用空间,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公共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4.大力发展纺织智能制造,持续优化生产效率与生产模式,保障产业稳定、安全发展。加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智能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研发,解决纺织智能制造重点装备、智能化车间/工厂、智能服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大力推动化纤智能工厂、无人值守环锭纺工厂、短流程纺纱智能工厂、织造智能化生产线、针织数字化车间、印染数字化网络化工厂、非织造布智能工厂、服装和家纺智能工厂建设。加快发展纺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组建有效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专用装备、自动化、软件、信息技术等跨领域企业协同创新,形成龙头企业先行推进、大批“专精特”企业深度参与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突破,持续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化解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保障国内产业链的稳定性、安全性。
二是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调整为发展主线,强化对需求侧的引导作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
1.大力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纺织产业体系的价值创造能力。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及跨产业链融通创新,以纺织新材料、绿色制造、高端纺织制成品为中心,加强相关产业链配套产品及关键技术装备的开发应用,带动纺织全产业体系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提升材料创新、制造升级和产品开发水平,努力贯通医疗卫生、土工建筑、安全防护等重点产品的跨部门应用体系,拓展应用需求,进一步提高产业用纺织品在纤维加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结合消费市场个性化发展趋势,依托智能制造创新成果,发展纺织服务型制造,提高服装、家纺产品大规模定制服务水平,打造融合线上交易及线下服务的智能化服务平台,拓宽纺织产业链增值空间。以融入国内大循环格局为核心立足点,推动纺织全产业链产品加强品牌化发展,以卓越的产品研发、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和配套服务为基础,主动提升对消费市场的引领作用和掌控能力,助推自主品牌发展取得新成效。
2.立足深度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区域结构优化调整。继续推动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布局,以中西部地区特色资源条件为基础,不断完善产业体系、服务配套和综合投资环境,形成有序分工合作、高效满足内需、助力新型城镇化的纺织产业布局体系。强化产业集群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优势作用,打造东部沿海地区世界级产业集群先行示范区,促进中西部地区新兴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对国际供应链优质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跨国并购、股权合作等方式,高质量获取技术、品牌、渠道、高端制造及人才等海外优质资源;在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选择适宜地区,稳妥推动制造产能国际化布局,促进产业资源优进优出,与国内产业布局实现协同、互促发展。
各位朋友,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时期是新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史上值得深深铭记的五年。现在,“十四五”新征程已经开启,纺织行业将通过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稳固建立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优势产业的新定位,努力做出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目标相适应的发展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