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比2021年四季度增长1.3%。整体数据指标低于市场预期,这是当下中国经济实际运行的写照。
现在中国正在与疫情进行激烈对抗,各地收紧的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国家层面也出台了各项具体举措,加快复工复产和疏通物流环节。对纺织企业而言,“金三银四”传统旺季基本落空了,随即到来的就是传统淡季,在五六月份疫情解封之时,下游消费要想迎头追赶上前面损失掉的消费难度很大。
纱线内外盘询价成交略微活跃
近日,由于外棉暴涨,外纱报盘再次得到支撑,尽管仓库爆仓,贸易商仍不愿低价出售,10支赛络纺二线品牌维持在23000-23500元/吨。内外盘面的分化更多由国内棉花消费端所引起,而最根本原因在于新疆棉禁令,也在于疫情防控,导致上下游僵局的延续。
由于江浙地区纺织城因疫情闭市,广东市场略活跃,广东市场针织纱线询价活跃很多,成交量略有转好,价格保持坚挺。20支普梳针织纱报价27500-28500元/吨(含税),染色到漂白价格不等。若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贸易商期待6、7月份行情回暖,但部分人士认为本周市场活跃只是侥幸,总体行情在未来2-3年是抛物线回调趋势。
企业开机率下降
部分布行计划直接等着冬季面料
目前国内多个城市为控制疫情进入了静态管理,纺企产销面临很大压力。据监测数据显示,4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开机率为79.6%,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
据外纱贸易商反映,目前较多外单担心中国疫情严控影响交期,都转到了东南亚,部分国内大型布行刻意减少秋季面料备货,甚至部分布行计划直接等着冬季面料订单。对于国内秋季面料,一是原料上涨下游弱势,经营无利润,二是疫情四起叠加战争持续,不确定因素太多。上年度棉花销售进度远远落后于往年同期,按照这样的销售进度,下半年要追上往年同期的销售量难度很大。
广东佛山地区订单和询价有所恢复
纺织产业链在长期低原料库存下,最近补库需求有所好转,尤其是广东佛山地区纱线订单和询价有所恢复,纱线报价微涨,但后续成交情况仍有待持续跟进,预计补库可能维持时间较短。江浙地区受疫情管控影响,纱厂目前开机维持低位,个别纱厂在关停后短期无再重开打算,或者计划整体搬迁至新疆。目前新疆纺纱产能总体开机率相对内地较为稳定。不只是内地纱厂出现亏损现象,新疆纱厂也反映出现亏损情况,但与内地相比,亏损幅度不大,总体而言经营压力小于内地纺企。
现绍萧市场32s普梳纱主流价28800-29000元/吨左右,40S普梳主流价30000元/吨,32S高配主流价30300元/吨,32S精梳纱主流价31400元/吨,40S精梳主流价32400元/吨左右。
到2023年底,新疆将淘汰3万锭以下装备落后的棉纺产能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2022年第31号文件——《关于加快承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接下来新疆的发展是要“高标准建设国家优质棉纱基地”。文件指出:要提高新疆棉花就地转化率,延伸棉花产业链。加快推进设立国家级棉花棉纱交易中心。到2023年底,通过关停、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淘汰3万锭以下(含3万锭)规模、装备落后的棉纺产能。严禁新投产棉纺项目使用年限超过3年的二手设备。南疆四地州新建棉纺项目(含棉纺的全产业链项目)纱锭规模不低于10万锭,其他地区不低于 20万锭。
信心不足后市预期持续走弱
总体来看,下游市场目前仍无明显起色,上下游仍处割裂状态,内外棉价差也倒挂严重。国内疫情多发,疫情防控措施也不断升级,终端消费受到抑制,停产减产现象时有发生,下游“金三银四”旺季需求落空。目前虽然纺企原料库存已经在低位,但由于对后市逐渐趋于悲观,原料采购意向偏弱,经营压力持续上升。纺织品服装外贸疲软,棉纺织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比下降,疫情对物流、开工影响加剧,订单外流至东南亚国家现象严重,国内棉花的性价比在短期难以体现。
“金三银四”过后就将迎来传统淡季,届时疫情消散后的消费能否迎来利好局面存疑,长时间高位震荡的棉价会否出现一波调整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