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郑棉主力合约收于14370元/吨,涨幅0.91%。近期,郑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商品市场整体情绪影响。基本面上,金三银四传统需求旺季将临,良好预期能否兑现还需等待下游后续表现以验证。

ICE棉花期货收跌
美国公布1月cpi同比上涨6.4%,连续7个月回落,但是超过市场预期的6.2%,市场对美联储3月加息50基点预期增加,美棉交易宏观和出口签约量为主,震荡偏弱运行。
ICE棉花期货上周五收跌,因受美元走高和国际油价大跌所累。分析师称,金融市场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下降也给棉花期货带来压力。美元指数盘中触及六周高位,因市场预计美联储将继续提高利率,以推动通胀恢复到理想水平。而美元走高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棉花价格对持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而言,就变得更为昂贵。
1月USDA供需报告整体中性偏多:期初库存调减2.18万吨,产量月环比调减22.43万吨,消费月环比调减4.14万吨,期末库存月环比调减18.51万吨,库销比月环比减少。供需两弱,中性偏多。具体看,产量调降主要是印度。消费调降的主要是印尼、巴基斯坦、越南、美国,这些国家反映了欧美国家需求走弱。中国产量调增,消费调增,期末库存不变。国内的平衡表体现的是中性格局。
美国农业部(USDA)周四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2月9日止当周,美国2022/2023市场年度陆地棉出口销售净增21.69万包,较之前一周减少18%,但较前四周均值增加1%。当周,美国2023/2024市场年度棉花出口销售2.39万包。Varner Brokerage的总裁Rogers Varner称,需求已经好转。美国棉花出口销售非常不错。但预计下周,市场或将走低,然后可能回升。
下游需求启动 等待金三银四小阳春行情
国内方面,金三银四传统需求旺季将临,良好预期能否兑现还需等待下游后续表现以验证。当下主要交易下游订单以短单和小单为主,不及年前预期且轧花厂利润丰厚,缺少一定的继续大涨驱动等,但是纺企较低的原料库存和成品库存都是实际的买盘支撑,下游织厂棉纱库存也有下降,也一定程度反应了下游需求的启动,等待金三银四小阳春行情的验证。
国内进入观望阶段,一方面,下游纺织企业当前情况处于偏中性的状态,开工率回升到正常水平左右,成品库存压力明显小于12月份,但是原料库存回升明显,说明补库已经发生,所以纺织厂现在原料采购策略又变成随用随买,逢低去采购,拒绝高价,纺织企业也在关注新增订单情况。
另一方面,新疆棉日加工和公检量仍然维持高位,市场对2022/23年度国产棉花产量的预估上调,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短期的压力。在需求预期和市场乐观情绪完全消退前,认为本轮棉花价格的上涨还不算结束,但是,对消费恢复的乐观预期前期已经交易比较充分,如果没有下游需求实质利好被证实,则郑棉也将缺乏上涨动能。
从目前棉花基本面现状来看,纺企棉花库存已补充至常规水平,纺企补库对棉价支撑减弱。当前处于2月中旬,棉花日加工量依旧维持在3万吨左右的水平,宽松的供应端对棉价形成一定的压力。
短期关注14000
近两周郑棉大幅回调,在13800-14000存在比较强的支撑,进一步跌幅有限,短期关注14000平台能否成为有效支撑,或进行区间内震荡均线修复后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基于下游纺纱有利润,原料库存绝对值仍较低,若05合约回调至14000以下,做多。
后续棉花价格走势需要关注下游订单的变化以及国内新年度棉花目标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其他本半球主产棉国植棉意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