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期来看,人民币“破7”态势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近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引发关注。
自5月17日以来,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相继突破7.0整数关口后,昨日(5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在收盘时报7.05,较上一交易日跌201个基点,创下2022年12月初以来的新低,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跌破7.06关口。
据Wind公布的数据,最近5年,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曾有三次破“7”,其中前三次分别在2019年8月、2020年3月和2022年9月,本轮则为第四次。
而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下跌0.98%,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约1.4%,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走低2%。
人民币汇率下调,短期内将给出口企业带来一定利好。“目前企业在手订单已排到6月,新订单量还在增加。”浙江省义乌市欧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名洋谈及出口订单时表示。
以北美市场的出口订单为例,若以美元结算,人民币汇率下调将有利于增加出口企业的汇兑收益,对企业出口业务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比如4月28日收盘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91,若一家外贸企业于4月底获得一笔100万美元的出口订单,于5月23日清算结汇,在美元计价且交易价格不变的前提下,相比签订订单时的预估收益可多收获约9万元利润。
不过,对一些需要进口原料的企业而言,成本则会有所上涨。在专家看来,对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下调固然有利好因素,但大型贸易企业较多提前锁定汇率以降低市场浮动带来的风险,因此影响不大。
对中小企业来说,贸易规模小,通常不宜做风险对冲,易受汇率波动影响。因此,人民币汇率下调带来的好处是有限的,对外贸企业来说,汇率保持相对基本稳定更能带来长期收益。
事实上,为抑制汇率大起大落,政策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5月18日召开的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会议指出,近期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严峻,发达经济体高利率、高通胀、高债务并存,货币政策紧缩效应显现,美欧银行业风险事件不断,推升了市场避险情绪,对美元汇率短期偏强形成支撑,人民币汇率近日双向波动态势明显。
在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外汇局将强化预期引导,必要时对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遏制投机炒作。积极落实自律规范,研究加强美元存款业务等自律管理,提升对企业的汇率避险服务水平,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人民币中间价与中美实际利差趋势相关性极其明显,此前国内债券走强、美国通胀回落共振之下,明显压缩了中美实际利差,人民币汇率本身承受了一定压力才会破“7”。
银河证券预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可能继续下滑,美元兑人民币可能下滑至7.1元左右。随着美元反转、中国经济预期转变,预计年末人民币汇率会重新上行到6.75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