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023年度沙溪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2023沙溪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接连召开,有关方面通过走访时尚机构、举办主题论坛、现场展示走秀、对接服装商圈、开展市场调研等活动,将沙溪服装带到全国各地,并从中了解服装产业未来走势,联动当地行业商会,召开时尚服装座谈会,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介绍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更多项目和业务发展。当然,此行也引发诸多对沙溪服装行业“痛点”的思考。
当前,沙溪正在打造“中国针织服装之都”。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奋发而为、以变促新:强化自身平台建设、在针织领域持续突破掌握话语权、提升区域品牌形象……沙溪如何从旧有的发展模式中转身,我们拭目以待。
加强平台建设 打破产业“小而散”局面
沙溪在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产业链条供应平台搭建、电子产业平台的支撑作用方面存在不足
今年初,中山首次提出打造新时代“十大舰队”,其中包括现代时尚产业。今年中山两会期间,中山市人大代表、沙溪镇党委书记徐成彬提出,以打造中国针织服装之都大力推动产业时尚化、品牌化升级,形成“沙溪设计”“沙溪品牌”“沙溪产品”的高端供给新格局。
立足当下,沙溪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针织服装之都”,以“现代时尚产业集群舰队”领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沙溪服装产业的制造基础雄厚,家当厚实,但还需要一个高端服装展示的平台与窗口,真正把服装产业推向高端化、时尚化、国际化。
沙溪服装产业以通伟、元一、霞湖世家、金鼎、绅维纪为代表,已经形成了高端服装产业矩阵,在推动服装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撑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不过,沙溪在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产业链条供应平台搭建以及电子产业平台的支撑作用仍存在不足,致使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步伐减慢。
截至2023年,沙溪服装规上企业仅82家,而服装企业总数达40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占比仅2%。代工制造领域企业成为产业队伍中的主流,其中还包括数量庞大的服装个体加工户。
随着城市更新、建设、发展的脚步加快,大批小微企业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加上规划建设缺失与滞后,众多小微服装企业只能租用厂房甚至民房,混杂在居民区中,带来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
南都在深调研走访中经常听到许多中小微企业诉苦。有企业直言,“我们想增资扩充厂房,太大面积一是用不起来,二是贷款压力大,我们很希望有中小企业的工业园。”而喊了很多年,至今依旧不知身在何处,为什么就不能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做适合实际需求的园区?
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实体线下销售的冲击,不少商户转为线上销售。沙溪在2020年就提出要对龙瑞国际服装城、富元服饰世贸中心、云汉轻纺城进行升级改造,重点打造直播基地、服装供应链平台、电商人才孵化基地等项目。
不过,南都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富元服饰世贸中心大门紧闭,商户已经全部搬离,里面正在进行装修。在电商方面,除了龙头企业自主建设的直播基地,其余的包括龙瑞国际服装城及其它制衣厂、商铺自建的直播间,规模都不大,处于小而散的局面。
增强话语权 从“你告诉我生产什么”向“我告诉你流行什么”转变
强化规划、引导,借助原有生产优势,树立沙溪在“针织服装”细分领域的话语权
沙溪人乐于引领时尚、追求时尚、创造时尚、传播时尚,沙溪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之城。不过,现阶段时尚氛围还不浓,离时尚之城还有一定距离。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益群认为,沙溪政府应该强化规划、引导,借助原有的生产优势,树立沙溪在“针织服装”这个细分领域的话语权,从“你告诉我生产什么”向“我告诉你流行什么”转变。
比如今年,沙溪镇举办“2023广东时装周(春季)-沙溪日”,获得了很多赞赏的声音,不少企业认为通过活动,起到了链接各渠道的资源、内外互动以及政企行业商会(产业联盟)联动的作用。
黄益群指出,沙溪完全可以联合专业机构,在类似具有行业关注度的平台上向外界进行发布,比如下一季T恤流行什么款式、什么颜色,走“小而精”的路线,强化沙溪在细分赛道的引领地位,在单品领域塑造自身优势。
不少企业家向南都记者表示,希望这个活动能持续进行下去,并不断提升格调,不仅是走到服装市场,还要走进各地品牌企业,将时尚秀场、时尚论坛、时尚沙龙等办到全国各地去。通过这些时尚活动、时尚会展,加速吸引全球时尚产业链人才与技术资源向沙溪汇聚,进一步夯实自身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还有企业家表示,沙溪要打造时尚之城,单靠本土企业和沙溪镇府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将这一课题提升至中山市级层面,“宣传造势不是简单的开场时装发布会,还需聚智借力,匹配更高层次载体和活动支撑”。
有企业家表示,应将沙溪服装从全市产业发展战略方向和产业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角度服务产业突围,举办有影响力的国际性时尚活动向全球展示沙溪服装产品,并依靠时尚传播打响“打造中国针织服装之都”区域品牌,吸引各类时尚资源形成产业合力。
图片位于沙溪的云汉轻纺城紧靠105国道,每天都有大量原料、辅料经由这里中转集散
从2B到2C 跳出固有思路“以消费者为中心”
时尚产业无疑是个性化、定制化的,需要围绕产品做到“小而美”“小而精”
做优设计、做强品牌、做好产品,这是沙溪休闲服装从制造基地向时尚产业迈进的必修课。
改革开放初期,纺织服装产品利润空间大,大量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到沙溪创办工厂。但由于服装行业壁垒较低,不少企业走到今天竞争优势已经不够、发展后劲已经不足。此外,小富即安的思想也导致不少企业发展存在局限性。
中山巨邦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邦”)董事长苏永盛是目前为数不多仍在坚持生产制造的本地人,他笑称,做企业很累,不少跟他同一批创业的本地人,都已经停下脚步过上了安逸生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认为,由于企业自身进行的再投入、外部跨界资本的投入都不够充分,这也使得沙溪服装产业提级换代没有跟上。
向现代时尚产业进发,沙溪势必要跳出常规、解放思想,拿出再攀高峰的决心和勇气。
今年,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特别提到,要向时尚化转型,打造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策源地。鼓励纺织服装企业与服装设计大师、工艺美术大师合作,打造一批“小而美”的“轻奢”服装,破解同质化。
与批量生产加工不同,时尚产业无疑是个性化、定制化的,在市场进入细分阶段,能不能围绕某一个产品做到“小而美”“小而精”,在设计上做精研究透;擅长生产制造的制衣企业,思维如何从2B向2C转化,以消费者为中心,直接面对客户需求,这些是过去沙溪服装企业的短板,也是需要深思的考题。
作为目前沙溪镇营收排名第一的服装企业,中山市通伟服装有限公司在20多年前就开始尝试自主设计、建立自主品牌。但是,两次重资投入都以失败告终,该公司董事长邝活源认为,制造企业拥有B2B的经验,但远离市场,无论营销思路、产品设计还是门店的选址等,都无法真正从顾客的角度出发。
而巨邦则进行了更深入的尝试。巨邦是沙溪镇较早进入专业细分领域的服装企业,目前已开发出驱蚊防虫、防晒防水等多种功能面料,还研发生产了发热保温、防溺水等个性化定制智能服装。
中山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认为,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需要加强品牌建设。企业要有一个明晰的品牌战略,持续对品牌进行维护,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持续的影响力。
把产业“串”起来 区域品牌形象亟待“出圈”
政府、协会、企业,要联合为打响区域品牌共同努力
区域品牌集聚的优势,对于提升整个区域产业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个地名,就是当地特色的代名词。像瑞士手表、意大利皮鞋,冠上区域的名头,哪怕是一个小品牌,也一下子身价倍涨。中山以往有一镇一品的传统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以往的特色小镇如何再次“出圈”,依托区域品牌形象聚人聚气,是需要宏观谋划的命题。
政府、协会、企业,要联合为打响区域品牌共同努力。服装厂、外贸店、工厂店可以整合抱团;资金上,大、小企业可以整合;人才上也可以资源共享。把行业“串”起来,形成区域影响力,“低、小、散”就变成了“专、精、深”。
孙瑞哲在沙溪调研后曾指出,沙溪镇区域品牌建设还不充分,还需加大力气将区域品牌的形象发扬光大,提升关注度、信任度,才能有力促进产业发展。
实际上,沙溪镇曾经从2000-2009年连续举办了“国际休闲服装节”,以“造节”的方式提升区域整体形象。但是由于多方原因,“沙溪国际休闲服装节”在举办十届之后停办。在中山市波特邦威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锦康看来,这是对沙溪服装整体形象的消解。
孙瑞哲认为,沙溪具有相当规模的制造基础,休闲服装制造在整个行业内具有一定地位,但产业识别度和产业特色与其产业地位不相匹配。
“沙溪需要把产业‘串’起来,才能打响区域品牌。”陈锦康15岁开始做服装生意,曾聘请沙宝亮作为波特邦威品牌代言人。他认为,产业层级低,区域品牌不强,一个直接影响是难以聚集高端人才,包括设计人才、销售人才等,即使有个别优秀人才进入企业,也不足以维持团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难以形成精英圈子,现在沙溪很难获得一手潮流信息、核心信息,这是区域在推进产业转型中存在的短板。
也有企业认为,沙溪需要打出多张文化名片,宣传造势,通过明星效应、新生代、千万抖音号、时尚博主等渠道,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时尚之城打造的队伍中来,为时尚城市造势,为时尚产业赋能,让每一个沙溪人,包括在外的沙溪人,都能成为时尚沙溪的代名词和传播者。
以变促新本是发展的重要经验。当下的沙溪,正在积极求变,通过“搭平台”孵化本土服装品牌,“拓渠道”撬动经济发展新动能,“巧赋能”促进优势资源集聚。未来的沙溪,如何探索与自身适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