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下游季节性需求在最近一段时间略有改善,但成色不足。随着秋冬季产品订单增长,织造厂和印染厂的开工率略有上升,一些染厂也反映出业务略为繁忙。但坯布的价格基本稳定,其中弹性面料的价格略有上涨。
新棉收购期临近 棉花平稳运行
国际市场方面,9月美联储如期暂停加息,预计降息在明年9月份出现,鲍威尔表态依旧偏鹰,美棉价格近日承压下行。国内市场方面,郑棉期货走势震荡,一方面储备棉成交率下降,下游纺织端继续反馈旺季不旺,这使得大家对于四季度的棉花需求前景趋于谨慎。由于新棉即将上市,并且年底之前的进口棉的数量也不少,所以在总体供应增加而需求边际转弱的情况下,四季度棉花现货价格进一步走强的概率不大。另一方面,现阶段,市场继续等待新棉上市,关注新年度皮棉成本,对于籽棉收购价格不会太低的预期,以及棉花现货价格仍然较坚挺,继续对郑棉期货构成支撑。9月21日,郑棉主力合约收盘价为17110元/吨,较昨天结算价下跌145元/吨,节前效应,增量资金做多热情下降,郑棉或维持偏弱震荡走势。
近期郑棉主力合约市场走势
“金九银十”成色不足 棉纱提涨难度大
今年我国纺织行业开局良好,产销情况出现好转,但可持续性不足,企业亏损面再度扩大,采购棉花积极性下降。内需方面,纺织品服装消费增幅逐步放缓,主要纺织品产量继续稳中有落。
据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几家棉纺厂反馈,本周以来棉纱现货偏弱,报价提涨难度较大,织布厂、中间商采购基本一单一议,压价现象并没有改变。虽“金九银十”外贸、内需订单较7-8月有一定程度好转,但仍明显低于业内预期,尤其全棉床上用品、劳保用品、牛仔、中高档T恤及衬衫等常规订单同比下降30-40%,消费终端信心恢复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浙江某纺企表示,国际消费依旧疲弱,在去库压力大背景下,短期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态势或难以改变,短单、小单仍是主流,新增长线单、大单比较困难。在出口、内需均呈“强预期、弱现实”大背景下,棉纺织厂要想产销有所突破难度较大。
从调查看,用棉企业普遍认为,棉纱报涨难以有效向下游传递除来单明显不及预期外,还与下面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织布厂、贸易商大量进口外纱,压缩国产棉花、棉纱消费需求。据海关统计,2023年8月我国进口棉纱19万吨,环比增加3万吨,增幅18.75%,同比增加12万吨,增幅155.8%。2023年1-8月我国进口棉纱102万吨,同比增加18.3%;二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各轻纺市场、贸易商棉纱库存居高不下(佛山、绍兴、常州、南通等公共仓库7月以来持续处“爆仓”状态),近期纷纷开启降价出货模式,纱价报涨底气不足。
传统旺季的表现可能不如预期
季节性需求最近略有改善,但9月和10月传统旺季的表现可能不如预期。
从国内需求来看,2023年1-5月,旅游、商务、婚庆、探亲、装修等被压抑的需求集中释放,拉动了国内需求的快速复苏。然而,在6月和7月,随着被压抑的需求逐渐消退,国内需求增长出现放缓的迹象。根本原因是,在当前经济环境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改善潜力有限,阻碍了消费支出的增长。即使在家庭储蓄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也很难提高消费意愿。相反,人们更常见的做法是降低消费杠杆并提前偿还贷款。
过去更依赖国内双十一(11月11日)促销的传统旺季近年来消费需求有所下降。电商平台不再发布双十一的销售数据,随着全年的持续促销,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的购买需求已经分散。根据初步调查,一些服装公司和电商平台今年主动减少了库存。首先,他们降低了对旺季的预期,其次,2023年国内销售主要是小订单和快速订单,偶尔会有爆炸性的热销商品。这种情况考验的是公司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不是库存商品的数量。
进入传统纺织生产旺季,下游消费需求缓慢恢复,订单相对前期有所好转,企业生产积极性较高,棉花原料库存有所增加,但内外需订单情况总体不及预期。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截至2023年9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开机率为90.3%,环比上升3.4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6.2个百分点。纱产销率为96.7%,环比提高6.6个百分点;布的产销率为101.6%,环比提高5.7个百分点。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28.3天,环比增加3.2天,同比减少2.1天。
发达经济体服装进口持续下滑,东南亚纺织市场疲软暂难缓解
出口方面,在美国限制新疆棉实质性影响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企业订单流失严重,我国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下降幅度大于其他类别的纺织品,市场占有率降低、企业成本增加,订单向外转移速度加快。
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一直保持在扩张阈值以下,表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制造业的持续疲软,特别是在欧洲和美国,可能会给全球制造业带来巨大的下行压力。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家庭正在减少可选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的支出。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明显下降,2023年进口量保持负增长。上半年欧盟服装进口460.7亿美元,同比下降11.2%;澳大利亚服装进口43.3亿美元,同比下降6.8%。1-7月,美国纺织品服装累计进口量为539.3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4%;累计进口金额613.36亿美元,同比下降21.8%。全美零售联合会表示,零售商正在消化过去一年半积累的最后一批过剩库存。
东南亚纺织市场需求依然不足,出口继续下滑。柬埔寨海关统计,1-8月柬埔寨服装出口36.3亿美元,同比下降23.2%;8月巴基斯坦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4.55亿美元,同比下降7.6%;越南统计总局数据显示,8月越南服装出口下降5.8%,1-8月累计下降15%。近期来看,东南亚纺纱开机率呈现一定好转态势,但纺纱利润依然亏损。
从外贸角度来看,1-2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增长-19%,3月迅速回升至19%。3月的意外增长主要是由于疫情导致的被压抑订单的短期释放。然而,4月份下降至8.8%,5月至7月进一步加速至-10%以下。尽管由于去年的低基数,8月及以后的出口增长率可能会回升,但实际压力仍然很大。
就海外库存而言,美国批发商的服装和面料绝对库存正在下降,但距离达到正常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库存与销售的比率一直很高,而且波动很大。海外品牌服装正在进行去库存,但去库存进度低于预期。根据耐克的最新财务报告,截至5月底,库存为85亿美元,比2021年底高出30%。阿迪达斯最新财报显示,截至6月,库存达到55.4亿欧元,比2021年底增长38%。
进入纺织服装“金九银十”生产旺季,国内外市场均出现边际好转迹象,但与往年相比“成色”不足。纱棉价差维持低位,纺纱生产亏损较为普遍,对棉花采购需求造成压力,在前期市场对消费回暖的较高预期下,贸易商囤货积极,纱线库存明显增加。另一方面,9月以来国内部分地区降雨降温,业内对棉桃吐絮及新棉单产的担忧有所升温,其他主产棉国干旱少雨状况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天气因素对供给端的扰动仍将持续。国庆节过后国内将迎来新棉的规模采摘高峰,棉农对新棉收购价预期普遍较高,随着机械化采摘的推广收购期大幅缩短,抢收之势恐难避免,而前年抢收亏损余悸及有关部门加强调控监管将会促使收购活动更加理性。在天气和抢收未被证伪的前提下,预计国内棉价在阶段性承压盘整后仍有偏强震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