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网专讯:据江浙、广东等地部分棉纱贸易企业反馈,受上周印度/巴基斯坦国内棉花价格震荡下行及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跌破85美分/磅的影响,再加上国产棉纱报价节后继续疲软下行(部分纱厂、中间商下调200-300元/吨,精梳纱、高支普梳纱降幅稍大),因此10月中旬以来,保税、船货及清关人民币资源棉纱延续“价软量低”的趋势。印度紧密纺纱、巴基斯坦JC21-JC32S纱的询价/成交尤其不理想,虽然山东、福建、江苏等部分地区高配包漂C32S、C40S局部需求现回暖迹象,但对整个进口纱市场的拉动并不突出。
浙江某轻纺进出口公司表示,由于8月中旬以来,进口棉纱外盘、内盘报价均跌跌不休,一直未现止跌反弹,再加上仓储库、保险费及财务成本等等支出,江浙、广东、山东市场棉纱贸易商利润持续被压缩,一些企业已出现成本销售价倒挂,亏损面逐渐扩大的趋势。到底是该继续持货而沽还是跟随国外纱厂报价/国产棉纱报价下调而降价跑货,棉纱贸易商大多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普遍采取优先出售入库时间早、易变硬/变黄/断裂的棉纱,维持资金流运转。
部分机构、涉棉企业判断,一方面预计10-12月份到港、入保税库的印度/巴基斯坦/越南/乌兹别克斯坦等棉纱数量仍比较大;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压力仍相对突出;储备进口棉有条不紊地轮出,导致国产美棉/巴西棉/澳棉棉纱对进口纱的替代性也比较强,因此部分棉纱贸易商为回流资金、降低风险“抢跑”,很容易引发贸易商棉纱“堰塞湖”崩盘,从而进一步打压棉纱内盘、外盘价格,中间商一味持货待涨需谨慎。
资料来源:中储棉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