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资讯】
1、10月25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有限公司计划挂牌出库销售储备棉20000.3723吨,实际成交7022.1716吨,成交率35.11%。成交均价16672.11元/吨,较24日跌69.06元/吨,折3128B价格17277.37元/吨;成交最高价17030.00元/吨,最低价16460.00元/吨。进口棉挂牌量5419.2728吨,成交量1322.0269吨,成交均价16948.30元/吨,折3128B价格17230.00元/吨;新疆棉挂牌量14581.0995吨,成交量5700.1447吨,成交均价16608.05元/吨,折3128B价格17252.81元/吨。
2、10月25日,经过前期大幅下跌,空头情绪得到释放,郑棉减仓震荡反弹,CF2401合约开盘16115元/吨,盘终上涨110点报收于16145元/吨。籽棉交售价格稳中有升,暂稳于7.3-7.5元/公斤。下游棉纱市场变动不大,纺企刚需补库,询价减少,成品库存持续累积,企业心态较为谨慎。整体看,市场情绪企稳,籽棉交售价格趋于稳定,郑棉或将延续震荡偏强走势。
3、25日国内棉花现货市场皮棉现货价随期价上涨。今日棉企销售继续性较高,点价资源小批量成交。当前纺织企业订单依然欠佳,纺企原料库存较充足,因皮棉原料价格暂不稳定,纺企询价积极性较高,但新花不着急采购补充,现货市场原料继续维持随用随买。据了解,新疆库31双28或单29含杂较低提货报价在16950-17400元/吨。部分内地库皮棉基差和一口价资源21/31双28或单29低杂提货报价在17300-17900元/吨。
4、10月24日,中国棉花网记者一行来到新疆玛纳斯县、石河子市、沙湾市继续调研,据玛纳斯县一家棉企负责人介绍,当地棉花种植面积约74万亩,目前企业收购籽棉约6000多吨,已经完成预期收购量的一半。前期收购价格较高,随着期货价格下跌,现在籽棉收购价格回落至7.3-7.4元/公斤。当前加工的5批皮棉已经随行就市销售,质量较好,达到“双28”标准以上,现在核算成本肯定是亏损,若后期籽棉价格回落,加大收购量可以补回部分损失。石河子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地棉花种植面积约329万亩,今年增加了大豆等作物,因天气因素棉花种植面积和籽棉单产均有所下降。籽棉采摘已经收尾,整体交售进度预测只有3成左右,今年企业收购非常理智,而部分农户的惜售情绪仍存,随着天气逐步降温,加上收购价格回落,僵持局面将会有所缓解。
5、自10月11日纽期跌破85美分/磅一线以来,盘面开启了震荡下跌模式,运行区间从85-90下移至80-85美分/磅。从最新价格情况来看,24日ICE主力合约结算价为82.57美分/磅,处于近三月低位。从产业外围来看,地缘冲突不断加剧,高利率环境持续的偏空氛围激发出市场较强的避险情绪,导致资金持续流出;产业内部方面,无论是终端市场的缓慢去库,还是表现平平的美棉出口数据等因素均给到棉价较强的下挫压力。在此情况之下,市场尤为关注本轮跌势的低点在哪。首先从近期压力较为突出的外围环境来看,继俄乌战争之后,巴以冲突的爆发不仅进一步加剧了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而且使得对全球对抗通胀的阻力增大。加之虽然美联储年内有望暂停加息,但仍释放出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限制性货币政策的偏鹰信号,均给外围市场蒙上了利空阴影。在此影响之下,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发酵,指数基金净多单连续三周减少,资金持续撤出棉花市场。此外结合oncall卖单情况来看,未点价合约总量持续处于近年低位,支撑力量有限。其次,从产业内部运行情况来看,一方面,北半球新棉上市量不断增加,加之近月以来南半球巴西棉和澳棉持续给市场带来有效供应,但另一方面欧美终端市场库存持续处于近年高位,加之美棉签约出口数据表现持续平平,在此强供弱需的压力共振之下,棉价下行压力倍增。
【纱线资讯】
1、据山东、江浙、广东等地几家棉纱贸易商反馈,10月中旬以来港口保税、船货棉纱的询价成交有所好转,江浙市场21S、32S精梳纱交投相对活跃,贸易商从广东、福建等其它轻纺市场调货,进口OE纱、粗支环锭纺纱及50S及以上高支纱的表现没有明显起色。整体看,近期各轻纺市场贸易商、进出口公司均抓紧去库存,佛山、中山、绍兴、南通等地公共仓库资源拥挤程度略有缓解,进一步压缩棉纺企业的出货空间。
2、25日棉纱期货继续小幅反弹,现货价格恢复平稳。本轮价格回落虽然棉价降幅大大超过纱线,但纺企普遍反馈棉纱滞销严重,企业一方面不愿主动降价,一方面降价对促进成交效果微弱。目前河南部分纺企出现下调开机率减产放假的情况,主要由于企业新接订单下降,以生产库存为主,而产品滞销令企业面临较大压力。下游织厂和染厂也普遍出现订单减少和原料采购观望的情况,维持较低开机率。目前外单下单也没有好转。原料跌价令产业链陷入观望情绪。当前各地区纱厂开机率持稳。新疆大型纱厂平均仍可达八成左右,河南大型企业平均在75%左右,中小型纱厂在65%左右。江浙、山东、安徽沿江地区的大型纱厂平均开机在70%,中小型纱厂开机在60%。
3、今日在岸人民币继续走高,进口棉纱订货风险陡升,外盘尤其印度市场持续放出低价资源,但未来结汇风险仍在抑制国内市场订货需求。进口纱现货交投以刚需采购为主,棉价止跌回升后下游采购心态相对放松,前期压价现象减少,部分规格进口纱成交下限小幅上移。短期内需求端仍将主导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现货宽松之下重心维持向下。价格方面:江浙市场进口混纺纱维持刚需出货,贸易商越南CVC60/40 32S针织纱含税价20700-20800元每吨附近,现货供应趋紧。广东佛山市场进口赛络纺出货尚可,贸易商巴基斯坦SiroC12S包漂品质含税价22600-22700元每吨附近,郑棉反弹后下游压价现象稍有收敛。
【坯布印染资讯】
1、近期订单持续走弱,常规品种出货一般,织造厂订单也处于不温不火状态,原料下跌让下游采购更不敢轻易下单,导致很多订单下不来,远期的市场订单让人担忧。(经营杨娜部-杨娜娜)
2、市场整体冷清,差异化有部分订单,小批量多,满足不了染厂满荷生产。但也有染厂正常在运作,价格利润低,免强维持生产。并且目前恶性竞争,内卷严重。(面料生产雨忠部-徐雨忠)
3、近期国外纺纱厂由于美棉期货的走低和订单的缺失,价格有不同幅度下调,大厂价格下调幅度偏高,主要是为了去库存和缓解资金压力;而国内贸易商手中货物价格也随之调整,气流纺低支高品质纱线价格变动不大。(经营博文部-路全林)
信息来源:大耀各业务人员、棉花展望、中国棉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