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以来,棉纱期货连续跳水探底,主力CY2405合约从22535元跌至21010元,下调1525点,跌幅达到6.77%;而同期郑棉CF2405合约仅从16450元跌至15815元,下调635点,跌幅3.86%,回调的力度、幅度明显弱于郑棉纱。
更令人费解的是,3月份以来,虽然在新增订单不及预期、棉纺织服装行业“金三银四”成色明显不足、进口棉花棉纱依旧“高歌猛进”的冲击下,大部分棉纺企业、贸易商棉纱报价开启阴跌模式,但累计幅度多在300-500元/吨,既弱于棉花期现回落空间,更明显低于郑棉纱CY2405合约跌幅,现货根本无法阻挡郑棉纱快速回落的步伐。
据业内人士分析,郑棉纱回调幅度、力度要大大强于棉花、棉纱现货,走出一轮相对独立行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方面棉纱期货缺乏炒作、缺乏资金关注。2月底郑棉纱集中注销186张仓单后,整个3月份棉纱仓单一直为“0”张(有效预报4张),表明棉纱期货根本无法对棉纺厂、棉纱贸易企业产生吸引力,盘面均为投机盘、资金的博弈。一旦风向发生偏转,引发投机多单的恐慌,放大了利空情绪,产生相互踩踏。
另一方面,成也棉纱现货,败也棉纱现货,期货“风向标”作用显现。2023年12月份以来,棉纱现货的棉纱行情的全面回暖,去库存提速的主要原因是有利润、出口溯源订单的较大面积回流,而当节后新增订单明显不及预期、“金三银四”成色不足被实锤,棉纱产销遇阻、纱厂累库率上升,不安、看空情绪在现货市场持续升温,再加上棉花期现的回落,棉纱期货成了空头发力砸盘、测试多头抵抗力的突破口。
再者,2023/24年度以来进口棉花、进口棉纱爆发式增长,对国产棉纱生产、消费的冲击越来越大,棉纱期货被动“背锅”。据海关统计,2024年1-2月我国共进口棉花约64万吨,同比增长1.8倍;2023/24年度前6个月,我国共进口棉花约173.3万吨,同比增长1.2倍。2024年1-2月我国棉纱线累计进口24万吨,同比增长55.4%;2023/24年度前6个月,棉纱线累计进口90.2万吨,同比增长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