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年度调查报告预测,受发达国家需求降低等影响,2012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报告同时指出,尽管增速放缓,亚太地区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地区。在这样的环境下,虽然总体来看亚洲纺织业的增速也在放缓,但亚洲仍然是全球纺织业的中心,仍然是全球纺织机械最大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经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后,亚洲市场对纺织机械的需求出现了变化,对设备的需求档次进一步提升,对高效、高质、自动化程度高、节能设备需求不断增长。
高端设备需求增长强劲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纺机市场。凭借棉花和劳动力资源优势,2006年开始,每年纺纱能力增加300万-420万锭,目前印度纺纱能力为4300万锭左右。
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复苏缓慢,需求持续低迷,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依然牢牢地吸引着全球纺织机械制造企业以及纺织生产企业的目光。2011年,中国纺机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50.13亿元,同比增长27.07%。2011年,我国纺织机械进出口累计总额为76.10亿美元,同比增长25.60%。其中,纺织机械出口额为2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1%;进口额为5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4.70%。
经过一段高速发展期后,近几年,中国纺织业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生产规模扩张的势头逐步放缓,而更新改造的需求明显增加。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也迫使企业通过新技术新装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用工。近年来,中国棉纺行业先进设备拥有率不断提高,自动落纱长车、清梳联、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纺织企业现在面临的很多难题都可以通过提升装备水平来解决,如针对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可以采用自动络筒机、带自动落纱的细纱长车等减少用工;市场竞争激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上紧密纺项目,生产精梳纱,瞄准“三无一精”做高附加值产品,在设备上可以采用喷气织机、长车细络联等等。很多企业已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着手进行技术改造。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纺机市场。凭借棉花和劳动力资源优势,2006年开始,印度正式进入纺织行业投资的快车道,每年纺纱能力增加300万-420万锭,目前印度纺纱能力为4300万锭左右。
印度棉纺织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多年以来,通过和世界著名的纺机生产商合作生产,如德国的特吕茨勒,瑞士的立达,德国的绪森,意大利的萨维奥、日本丰田等,大大提升了印度棉纺机械制造水平。印度棉纺织企业具备良好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对棉纺机械高速、高效的要求更为突出。
前些年,印度纺机设备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纱类设备,其他设备发展相对较慢。近两年来,印度纺织业对中高端织造设备、针织设备、化纤设备、气流纺设备的需求明显增加,针织、印染等设备将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印度每年约有200万-300万锭纺纱设备需要更新改造。
应印度纺织企业要求,印度政府正准备延长纺织业技改基金计划(TUF)。据了解,印度纺织部已经提出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延长TUF计划,拨款1588.6亿卢比。重组后的技改基金计划将更加重视织布、加工和高附加值等纺织生产工业的下游行业。
东南亚地区投资现热潮 随着国内成本不断上涨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优势凸显,中国纺纱产能转移数量将有逐渐增多的可能。这也将带动对纺织机械的需求。
从国际纺织生产格局来看,东南亚地区在低端纺织品领域的竞争力上升。作为增加就业,扩大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在东南亚国家快速发展,凭借当地资源以及相对廉价成本优势,拥有较好的发展环境。
近一时期,东南亚掀起一股纺纱建厂热潮。据越南《投资报》报道,越南部分大型纺纱企业陆续投产和开工建设,2012年纱线自给率将提高至70%,逐步改变纺纱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2011年底,越南石化纤维股份公司投资的亭武涤纶纱线厂建成投产,2012年纱线产量约为15万-17.5万吨,将满足国内市场40%的需求。今年6月,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在南定省投资的纺纱厂将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投产,总投资1.2亿美元,为5万纱锭。该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提高越南纺纱自给能力。
目前越南有纺织服装企业3700余家,生产所需纱线主要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印度进口。越南纺织服装协会日前呼吁政府在政策和融资方面给予企业更大支持,促进上游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生产方式,逐步从进料加工为主向FOB(购买原料,出口成品)、ODM(从设计到生产)和OBM(使用越南品牌)等方式转变。
长期以来,越南纺织服装行业生产原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越南每年需要棉花40万吨,但国内只能满足3000吨,不足1%;需要人造丝纱线40万吨,但国内只能满足12万吨,约30%;需要布料60亿米,但国内只能满足8亿米,约13%;生产所需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和染料完全依赖进口。政府已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发展上游产业。
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大产业。由于印尼纺织业工人薪金水平比较低廉,加上印尼政府对纺织服装业投资的大力支持,使得很多国际服装进口大国纷纷提高对印尼的进口。除国内市场外,印度尼西亚纺织品在中东、非洲和美国都有一定的市场。近几年来,由于政治局势趋向稳定及中产阶级持续增加,印尼的经济基本面发展良好,外国企业在印尼的投资规模逐渐扩大。
多年来,设备老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印尼的纺织业发展,需要引进大批先进的纺织机械。印尼政府在最近几年对纺织业提供了相应的扶持。因此,印尼纺织机械的销售仍然有较大的潜力。这一点可以从印尼纺织工业的三个中心,即大雅加达、西爪哇和梭罗(中爪哇)纺织机械销售增长中体现出来。
巴基斯坦是世界主要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其纺纱产能在亚洲排名第三。但近年来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在国际竞争中渐处下风。由于电力和天然气缺乏,社会环境不稳定,一些投资者把工厂迁往了邻国孟加拉国。为重振纺织业,巴基斯坦纺织部最近批准了技改基金计划(TUF),该计划可能从2012年7月份开始生效。作为技改基金计划的一部分,巴基斯坦央行将支持全国范围内的纺织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和更新纺织机械。根据技改基金计划,大型纺织企业在更新技术方面可以获得5%的折扣,而小规模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能够得到20%的折扣,在投资方面能够获得高达1000万卢比的援助。
随着自由贸易一体化进程加快,按照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原则,中国部分优势纺织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国家,尝试着“走出去”设立生产基地。企业除了能在某些东南亚国家享受进口原料免税政策外,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还给予棉纺织品输出关税优惠政策。
随着国内成本不断上涨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优势凸显,中国纺纱产能转移数量将有逐渐增多的可能。这也将带动对纺织机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