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外贸到底怎么样?各种酸甜只有业内人才知道。我们选取的这位纺织业老板,已经从业数十年,从某种意义上,他已经成为中国外贸行业的一个更形象的注脚:经历过创业的艰难,体会了火爆的年代,到如今,也在目睹这一行业的痛苦转型。
顾心逸的内心告白也许是酸涩的,但观照这一群人的价值在于,在改革浪潮的宏大叙事背景下,我们不该忽略背后的人的起起伏伏,他们的故事与改革一起构成了当下的中国。
五月的天阴雨不断,顾心逸的忧虑就如窗外的雨水一样,绵绵不绝,“再这样下去,我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顾心逸手指着记者眼前的一片工厂说,“多好的一家工厂呀,现在都快经营不下去了。”
顾心逸已有66岁,是贵诗迪商贸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主要从事服装外贸生意。他的工厂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一个开发区,是贵诗迪商贸有限公司的供应商之一,由于原老板经营不下去,以免厂房、设备租金的“零成本”方式,委托顾心逸全权经营5年。为免除此前公司的债务烦恼,他注册了浙江贵诗迪服饰公司。为此,顾心逸不得不经常往返上海与海盐之间。
风光不再
在一片寒雨中,浙江贵诗迪服饰工厂3排厂房之间行人稀少,了无生机。
“原来3排楼都是车间,现在2排已空着,用作仓库,堆堆东西。”浙江贵诗迪服饰公司办公室主任叶龙对记者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厂子曾经办得如火如荼2007年、2008年、2009年,我们每年都要做到一亿元的产值,2010年开始,每况愈下,去年只做到4000多万元。”叶龙无奈地表示,“以前形势好,工人工资低,订单价格高,国家还有优惠政策,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叶龙透露,现在的形势是,上半年,单子能够做到不亏损,老板已经很开心了。“因为一般都要亏损20%。”
对于工厂面临的困境,叶龙总结为三个因素。“一是单子价格低,第二是工人难招,第三,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涨。”
在开着工的中间厂房,记者看到七八十个男女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裁剪着,其中有不少中年女性。后面有近一半的机器空置着。
“我在这边比较熟悉,厂里条件、待遇挺好。”缝纫车间组长顾某告诉记者,自己是本地人,在厂里已经六七年了,不打算换地方。
年轻人的想法则不太相同,缝纫工刘某对记者说,自己也是本地人,一直在做缝纫工。“来这个厂两三年了,如果其他地方工资更高,还是会换地方。”
今年刚20岁的小余来自云南,出来打工已经四五年,小余有些腼腆地对记者说,先出来挣点钱,学点东西,之后回云南老家开服装店。
“现在裁剪工人不到200工人,原来有800多名,减少了3/4以上。工厂原来有1300多人,现在只有300多人,也减少了3/4。”
“原来厂里,70%是外地工人,现在倒过来了,70%是本地人。”叶龙介绍,现在工人难招。“年轻人不愿意做纺织工人,觉得辛苦,所以本地工人大多是四五十岁,外地工人也在减少。由于当地工厂纷纷设立,外地人更愿意在家乡工作。”
为此,顾心逸一改此前服装企业规矩,提高工资10%,每月结清,工人现在的平均工资四五千元,比2010年前涨了两倍,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招工难。
浙江贵诗迪服饰工厂曾经一度是海盐当地的优秀企业,获得当地政府的多次肯定。如今情形不禁令人唏嘘。
“我们的负担比较重。”叶龙说,“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多,社保肯定交得多,工资高,服装行业负担就重。”叶主任觉得,企业解决了众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万一工厂都倒闭了,也会有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