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25日,中国棉花协会开展了棉花行业的加工贸易企业、仓储物流企业和纺织企业近期经营情况调查。近百家企业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对企业生产销售产生了较大影响,订单萎缩、流动资金短缺是主要困难;建议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加大减税降费、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储备棉轮入、植棉补贴等措施稳定棉花市场,增强行业信心。
一、企业调查情况
(一)棉花加工、贸易流通企业:棉花销售进度缓慢
2-3月,80%的棉花贸易流通企业陆续开工,4月底开工率达95%。从加工、贸易流通企业的棉花销售进度看,10%的企业销售已经销售完毕,23%的企业销售进度达到80%以上,23%的企业销售进度为50-80%,44%的企业销售进度低于50%。从棉花经营量情况看,与上一年度相比,14%的企业基本持平,38%企业下降20%,38%企业下降20-50%,10%企业下降超50%。
绝大部分企业表示疫情对企业经营造成较大影响,主要有:棉花价格下跌导致亏损,下游纺织需求不足导致销售放缓、库存积压,资金回流慢导致财务成本增加、还贷压力加大等。除了减税降费、信贷支持、财政贴息等共性建议,33%加工企业建议提高植棉补贴,加大对内地的扶持,以稳定棉农植棉积极性;24%流通贸易企业建议通过收储等调控措施稳定市场和预期。
(二)棉花仓储物流企业:经营差异明显
从此次疫情已经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看,棉花仓储物流企业之间差异较大,57%的企业表示损失较大或经营受阻,但也有30%的企业表示没有损失或影响不大。库容紧张与库存减少两种情况并存,企业普遍表示库存周转受到很大影响。仓储物流企业认为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希望扩大内需,恢复产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三)纺织企业:订单大幅下降
调查中,95%的纺织企业在2-3月已陆续开工,从复产的效果看,43%的企业开台率达到90%以上,10%的企业在70-90%,29%的企业在50-70%,18%的企业开台率不足50%。从2020年以来的订单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仅5%的企业订单增加,36%的企业订单同比下降0-20%,50%的企业订单同比下降20-60%,9%的企业订单同比下降超60%。纺织企业外贸订单下降更为明显,19%的企业外贸订单同比下降0-20%,52%的企业外贸订单同比下降20-60%,29%的企业外贸订单同比下降超60%。从此次疫情已经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看,仅9%的企业认为影响不大,91%的企业表示损失较大,主要表现在销售收入锐减、产品积压、订单萎缩等。
从订单和利润预期两项指标看,调查企业中预计二季度新订单数、利润增加超过20%的企业均占14%,预计增加0-20%的企业分别占29%、18%,预计持平的分别占14%、23%,预计下降0-50%的企业分别占38%、36%,预计下降超50%的企业分别占5%、9%。目前,有77%的纺织企业认为订单减少和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是主要困难,64%的企业存在流动资金短缺问题。企业普遍希望继续减税降费,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出台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等待市场回暖;也有企业表示希望增加棉花进口配额,拓展采购渠道。
二、政策建议
一是将棉花、纺织纳入重点支持行业。棉花、纺织产业涉及600万植棉农户、2000万纺织工人和上百万流通从业人员,且多为农民工,是需要重点支持的低收入群体。中国纺织品服装1/3依靠出口,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统计数字显示,1-4月纺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近11%,降幅在17个主要行业中排第二。中央提出的“六保”将“保就业”放在了首位,将棉花、纺织行业从业人员纳入重点群体,出台临时性救济措施,在税费减免、融资贷款、收入保障方面予以支持,使企业能够“活下来”,确保从业者收入不大幅下降。二是加大对内地棉花生产支持。目前我国棉花85%产量在新疆,从产业安全、区域合理布局、保障内地棉农收入考虑,建议尽早落实内地九省棉花“专业仓储监管+在库公证检验”政策基础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并推动政策常态化、机制化,稳定内地恢复生产的信心。三是适时启动储备棉轮入。目前我国棉花库存消费比达106.3%,是近三年最高值,低消费、高库存使行业承压,建议尽早完善轮换机制,解决前期轮入出现的问题,不将负担转移给企业,并适时轮入储备棉,待需求恢复时再投放市场,保供应链稳定,提振行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