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洋山深水港码头内,占地45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集装箱已经堆成六七层的矩阵,这些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来自地中海航运、马士基、长荣等不同的航运公司或租箱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洋山深水港码头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蓄水池”,截至3月份,堆放的空箱约37万标准箱。等候在外面的集卡看似井然有序,其实全都是空车,等待着不知何时到来的订单。
运价再度失守千点大关,集装箱行业如入冰窟
从2021年的“一箱难求”到2023年的“空箱堆积”,集装箱运输业在近几年遭遇了极大的周期性变化。2021年集装箱“有去无回”导致全球集装箱生产商加班加点的开工增产,全球生产了700多万个集装箱,是常规年份的3倍。中集集团集装箱销量是上一年的2.5倍,创下历史新高。如今航运业周转效率恢复正常,运力过剩和空箱堆积的问题浮出水面。
此外,由于2021年疫情造成的港口卸货推迟,错过了圣诞节成为库存,再加上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居家办公带来的用品消费支出减少,封控造成的旅游支出减少,疫情期间商家“囤货”过多,更是导致去年下半年以来外贸需求下降。
需求的下滑也直观的体现在了航运运价方面。自年初运价跌破千点大关后便一落千丈。短暂的上涨之后,集装箱航运运价上周再度回落,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下跌37.34点至999.73点,跌幅3.6%,再度失守千点大关。
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2022年1月初,SCFI仍保持在5000点之上,2022年下半年,全球经贸复苏放缓,集运市场需求疲软,即期运价跌势明显。到了2022年12月底,SCFI已跌至1000点水平,年跌幅高达80%。
欧美需求还没明显回升,五一长假前出货潮不如预期,这也使得不少船公司原本安排的5月1日GRI涨价计划落空,运价失去支撑继续下滑。远东到美西线每FEU运价下跌180美元至1453美元,跌幅从之前一周的2.1%扩大到11.02%;远东到美东线每FEU运价下跌92美元至2418美元,跌幅从之前一周的2.14%扩大至3.67%。
净利润下滑156%!涂料行业被冷淡行情连累
外贸出口的一落千丈,对于集装箱企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中国台湾三大海运公司今年首月营收均遭遇大幅下滑,且跌幅超过50%。1月份,万海航运营收94.96亿元新台币,同比下滑70.79%。阳明海运营收127亿元新台币,同比下滑64.27%。长荣营收262.4亿元新台币,同比下滑53.83%。
阳明海运董事长表示,以目前全球经济来看,集运业景气度下行可能递延到第二季度甚至第三季度,而即便景气度变好,也不代表运价就会上升,主要是因为今、明两年集装箱航运市场都处于供过于求状态,船公司要有长期抗战的准备。
全球最大集装箱制造商之一的中集集团,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266.5亿元,同比下降25.05%;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90.61%;其财报中提及的“2023年第一季度,海运市场景气度整体比较疲弱,集装箱贸易出现持续下滑,新箱需求不足”也揭开了集装箱市场难言的痛,而产业链上游的集装箱涂料业务也被波及,多家企业的业绩揭露了惨淡的一幕。
中远关西:中远海运国际2022年度收入下跌13%至3,962,539,000港元,主要由于涂料、船舶贸易代理及一般贸易的分部收入下跌。毛利下跌14%至660,612,000港元,主要由于涂料及船舶贸易代理的分部收入下滑所致。
集团来自涂料的分部收入为10.67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533亿元),同比减少37%。集装箱涂料方面,年内,集装箱涂料销售量同比下降54%至19,788吨。工业用重防腐涂料含车间底漆销售量为15,949吨,同比下降11%,主要是新造集装箱市场需求下跌以及受上海地区疫情影响。
金刚化工KCC:金刚化工中国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为2877.97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862亿元),同比下降40.64%。昆山工厂收入下滑36.31%,北京工厂收入下滑95.94%,广州工厂收入下滑52.85%,重庆工厂收入下滑79.55%,天津工厂收入增长112.17%。
中涂化工:中涂化工2022年4月1日~ 2022年6月30日期间,由于原材料价格高涨,虽然公司努力调整销售价格和削减各种经费,但无法弥补采购成本的增加,导致成本率上升,营业利润亏损4.5亿日元,去年同期营业利润为8.17亿日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4.61亿日元,同比下滑156%。
在中国地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用于修理船的销售价格有所调整,以及日元贬值的汇率的影响,销售额有所增加,但工业涂料方面的需求疲软,集装箱涂料方面的销售也有所下降,该地区销售额同比下滑10.1%至29.10亿日元,这主要是价格竞争加剧,减少了利润较低的项目的订单。在损益方面,由于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上升,部门利润亏损3.64亿日元,上年同期部门利润亏损1.23亿日元。
此外,不少集装箱涂料企业表示,去年下半年就开始进入了冷淡期,开工没订单还要支付运维成本,这也导致企业开始频频停工放假,间断性开工也没能改变企业盈利难的现状。
外贸出口数据下滑,化工企业利润腰斩,400多种化工品遭遇寒冬
无论是集装箱行业的业绩下滑,还是配套涂料企业的生意冷淡,都在共同诉说着,外贸出口行业的寒冬。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2月份,按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总额8957.2亿美元,下降8.3%。其中出口5063亿美元,下降6.8%。
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408.4亿美元,下降18.5%;丁酮出口量共计21436.27吨,同比降幅29.29%;工业萘出口量为911吨,同比下降了59.4%;1,1,1,2-四氟乙烷(HFC-134a)及1,1,2,2-四氟乙烷(HFC-134)出口量14109吨,环比下降46.58%。
出口情况的下滑对于化工行业的营收和利润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2023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下降56.6%。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67.4亿元,同比下降21.4%。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总额985.1亿元,同比下降4.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891.2亿元,同比下降54.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7.7亿元,同比下降97.1%。
外贸出口数据下滑,化工企业利润腰斩,这也给主攻外贸的化工企业,乃至更多的基础化工原材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似乎没有哪个企业能够独善其身。据涂料采购网不完全统计,出口占比超过30%的产品主要包括橡胶助剂、钛白粉、聚氨酯、染料、磷化工、肥料等产品,促进剂、防老剂、硫酸铵、磷酸二铵、聚合MDI等产品出口占比更是高达50%以上。
2022年化工行业累计出口额3049.5亿美元,占全行业累计出口总额比重为80.4%。其中烯烃、芳烃、化纤、煤化工等领域的乙烯、丙烯、正丁醇、PX、二甲苯、双酚A等多种化工品出口数量较大,全年约2000万吨化工品出口,涉及品类近400种。
如今已经持续了约一年左右的集装箱海运寒冬,无疑给这些化工品关上了求生之门,也给生产商乃至贸易商等化工人带来了严峻的生存考验。乐观的话也许能够等待行业复苏,而竞争力稍弱甚至资金链不周全的企业,恐怕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等待中,逐渐丧失生命力。